(记者 吴晶晶 文/肖鸣亮 摄)从马路菜场入室,到室内菜场启动标准化改造试点,再到标准化菜市场基本实现全覆盖……现如今,买菜这点事已经和以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市商务委及区商务委的指导下,上海大宁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于去年10-11月按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的规格对中海菜市场进行改造,中海菜市场于去年11月11日正式营业,成为区第一家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集团又随即引进“万有集市”品牌,当年11月28日,另一家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万有集市”菜市场也火热开业。营业一周年以来,两家菜市场以品种齐全、价廉物美受到了广大“买汰烧”的青睐;而“万有集市”更是以整洁小资的环境、模块化功能整合经营、o2o线上线下销售,成为目前市场上最新型的菜市场。
省心放心 产品可追溯
中海菜市场和“万有集市”菜市场作为新型农超型菜市场采取统一收银的模式,已实现电子化统一结算、电子标牌明码标价,消费者再也不用担心短斤缺两、拿错找零等问题。而“万有集市”菜市场不仅支持支付宝、微信等网络支付手段,还开辟了线上销售渠道,店内的生鲜商品都可以在网上购买。
同时,两家菜市场都配备了统一的电子追溯秤,实现erp系统与电子秤、电子标牌的对接,在电子标牌上会显示该商品的追溯二维码,消费者只需拿出手机“扫一扫”即可查看追溯。记者现场试验了一番,轻轻一扫可看到货架上售价为0.99元/斤的大白菜,产地为山东省潍坊市,入库时间为当天早上8点,批次信息、出售地点和联系人电话等内容一应俱全,保证消费者购买的蔬菜放心、可追溯。
品种齐全 价格有优势
据介绍,改造后的中海菜市场与传统标准化菜市场在经营管理模式上有着最显著的区别,从单纯的出租场地转变为现有的直接经营或者联营模式,市场管理公司自己成为了菜场的“大摊主”,货架上的商品均是“自营”:由市场管理公司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另外邀请品牌入驻,例如光明、清美、双汇、明珠湖等。开业以来,菜市场营业额较过去相比,已经翻了一番。
中海菜市场和“万有集市”菜市场目前对外营业面积分别有800多平方米和1000多平方米,几乎可以满足家庭日常购买的需要。记者在中海菜市场逛了一圈,看到在售的蔬菜品种多达150余个,各种蔬菜看上去新鲜水灵,据介绍,每天17:00-19:30,全场蔬菜会以7.8折进行销售,上班族下班后,依然可以买到新鲜且价格便宜的蔬菜。
此外,考虑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菜市场内每天都会推出多款特价菜,特价菜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20%-30%,让利于民,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组合模块 便民又利民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万有集市”菜市场二楼目前正在进行升级改造,运营方并不安于只做“单一”的菜市场,他们根据周边环境、商业氛围的实际情况,通过专业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将结合菜市场主要功能衍生出品牌餐饮、教育培训、邻里中心等多种组合经营业态。其中,邻里中心更是融入了中央厨房、健身房、美发等内容,每项内容都有独立空间,通过预约社区居民都可以免费使用。在改造完成后,“万有集市”将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全方位的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