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解敏、王佳妮11月26日报道:今天,一则“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讨论。据人民网报道,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通过受精卵时期的基因编辑,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的双胞胎露露和娜娜在中国诞生。
成果发表者曾发文指出基因编辑安全性尚待解决
截至记者发稿,事件主人公贺建奎并未露面接受媒体采访,这一试验结果尚未得到其他来源的证实,仅有研究者本人向外界透露,网传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所出具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也未得到相关方面确认。深圳卫生部门表示,该项试验进行前并未向该部门报备看,目前已介入核实该事件。
中国科学院官方订阅号今天刊发了一篇周忠和院士发表在《科技日报》的文章,其中指出:“科学既能带来社会进步,也会带来灾难,因此科学伦理一直是科学共同体以及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例如,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以及神经调控技术的高速发展等都引发了紧迫的伦理问题。许多科学家呼吁,科学家要用正确的道德和伦理准则来控制自己的研究成果及应用,抵制与伦理规范相悖的科学研究活动。”
记者搜索发现,贺建奎曾于2017年2月,在科学网个人认证博客中,发表文章称《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安全性尚待解决》,并细数了可能存在的五大安全问题。并指出“crispr-cas9是一种新技术,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不论是从科学还是社会伦理的角度考虑,没有解决这些重要的安全问题之前,任何执行生殖细胞系编辑或制造基因编辑的人类的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网友炸锅:基因编辑是拯救人类的武器还是伦理陷阱?
基因编辑婴儿的消息一出即刻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在微博平台上,一项名为“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你怎么看?”的调查数据显示,有44.7%的网友表示明确反对。同时有23.7%的人表示支持,和31.6%的网友表示观望。
有网友认为,这一科学成果背后有着巨大的伦理问题,它触犯了人类伦理的底线。网友质疑,修改过的基因是否具有遗传性,一旦孩子长大了,被改动过的基因会随着她结婚生子扩散出去,万一有后遗症,将来会影响多少人,谁来对更严重的结果负责?在法律规范明确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范围之前,任何人都不应该在人体上进行该项试验。
我国科技部和原卫生部于2003年联合颁布《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已经明确规定,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 14 天。对此,有网友指出,为什么这一实验会通过伦理审查?真正值得担忧的,是这个案例暴露出来的监管不足。
还有网友从这一操作的必要性入手提出质疑,网友“汪洋”说,目前,母婴阻断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阻断率在98%以上,hiv感染者在合理的药物治疗下已经可以拥有与正常人相近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但同时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新事物总是在争议中诞生的,这或许并不是坏事,只是为了活得更安全,出发点本是对的,医学伦理也是人定的。”
外媒:这一尝试缺乏安全性可能在预防艾滋病方面一无所获
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也在全球范围引发了争议。据美联社报道,一位美国科学家表示,此类基因编辑在美国是禁止的,因为基因的变化会遗传到后代,并且会产生损害其他基因的风险。许多主流科学家认为,这一尝试太缺乏安全性,更有甚者谴责这一人体实验行为。
“在人体上做这样一个实验,无论在道德上还是伦理上,都是不合理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编辑专家兼遗传学杂志编辑kiran musunuru博士说。“人类基因编辑这一行为还为时过早。”一位在加州某转化研究所的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处理有关人类的操作指令,这是一件大事。”
不过,面对这则实验,也有支持的声音。哈佛大学著名遗传学家george church试图为艾滋病病毒基因编辑进行辩护。他称艾滋病病毒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威胁”,因此他认为这一实验有一定道理。
美联社还在报道中指出,几位科学家回顾了贺建奎提供给美联社的材料,并表示到目前为止的测试还不足以说明基因编辑工作是否有效,也不足以排除伤害。“如果只是一些细胞被改变的话,这一行为甚至根本无法称之为基因编辑。”george church表示,如果仅仅是某些细胞被改变,那么仍有可能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
“在那个孩子身上,可能在预防艾滋病方面一无所获,然而却让其面临更多未知的安全风险。” kiran musunuru说。
科普:什么是基因编辑婴儿?
基因编辑婴儿是指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改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的基因。基因编辑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未来将有可能帮人类大规模消除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延长寿命。
我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也曾首次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scnt),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亨廷顿舞蹈病基因敲入猪,精准地模拟出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
但是目前,使用基因编辑胚胎建立妊娠发育在欧洲大部分地区都是非法的,在美国也是禁止的。根据2003年中国政府发布的关于试管婴儿的指导文件,也是禁止这种做法的。
由于crispr作为基因编辑工具虽然强力,但是过程中会存在“脱靶”,即错误地编辑了不该编辑的地方。以目前的技术并不能保证人类胚胎编辑的精确度。如果一旦在人类胚胎编辑里,脱靶带来的错误会直接产生各种生理缺陷,并遗传给后代。这也是为什么此前,国内外都没有开展人类基因编辑的重要原因。基因编辑技术的发明者也曾指出,人类有责任考虑这项科技所带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