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着力扮靓城市容貌
2018-11-27 11:11:10发布56次查看
新世纪以来,松江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区”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显然,这表明松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已具备坚实的基础条件,处于极为有利的站位。但是,这丝毫不是松江可以松口气的理由,而是应以此作为新的出发点,激发起大家继续前进的动力和勇气,争取早日实现目标。对这一点,松江区绿化市容局的干部职工可谓做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绩斐然。
近些年来,松江绿化市容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容环境质量综合考评成绩连续12年保持全市郊区第一,垃圾分类获全国示范,道路保洁、公厕管理、绿地养护、行道树养护、有害生物防治、古树名木保护等工作也是全市郊区第一。但是当前绿化市容管理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与百姓的认同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在绿化养护、道路保洁、店招店牌管理、景观灯光建设、垃圾综合治理等各个领域,以“绣花般”的功夫向精细化要效益,不断提升管理品质,着力提升市民满意度、幸福感,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今年4月,上海推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六个区包括松江区今年率先整区域推进,松江无疑走在了全市前列,围绕加强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提出了“提升源头分类实效、实现全程分类运输、增强末端分类处理能力”三大目标,具体有17项任务。今年要实施新一轮垃圾房改造,单位全面实行四分类投放,居住区要实现40%的分类实效达标,成功创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年底前,全区3座大型中转站全面实现“干、湿”垃圾分类转运。
“松江模式”在全市是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一是“两网融合”在松江最早试点,2015-2017年基本建成废品回收体系,形成小区有回收点,镇有中转站,区有物流中心的全程物流,为全市“两网融合”点站场建设提供了成功经验。二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2016年松江代表上海通过了全国验收,2017年被列入全国1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创建区。
松江有别于其他区的地方在于区位优势。其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松江历代名人辈出,西晋的二陆(陆机、陆云)、明代的董其昌以及当代的程十发等,都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松江还有唐代的唐经幢、宋代的方塔、元代的清真寺、明代的照壁和清代的醉白池等,故有“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之誉。其二,生态资源丰富。松江是上海仅有的山林胜地,境内自东北向西南有北竿山、东佘山、西佘山、辰山、天马山、小昆山等大小12座山峰,绵延13公里,植被资源丰富,多种野生动物在此栖息,生态系统较为完善。
松江拥有古镇古村、名塔名寺、名园名宅、影视基地、大学城、泰晤士小镇、广富林文化遗址等景观,打造全域旅游品牌是松江的一张名片。为了擦亮这张名片,在绿化市容管理方面又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
为了谱写全域旅游新篇章,提出了“五化”目标,即绿化生态空间、亮化市容景观、净化环境卫生、优化服务保障、深化队伍建设。
在“绿化”方面,加强城市绿道建设,增加街头绿化小品,完善城市街心公园、口袋公园,提高城市品位;不断推进松江区公园数量规模增加、布局均衡和功能完善,形成由“地区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三级公园绿地组成的城市公园体系;加大城市生态建设力度,从绿化走向彩化,并向珍贵化、效益化的建设风格靠拢。未来3年,每年新增各类绿地80万平方米,推进区域性、综合性、功能性公园绿地建设,改善提高绿地建设品质,优化居住区绿化配置。
在“亮化”方面,推进户外招牌设施的“减量、有序”,突出推进以店招店牌改造提升为主的建筑物立面综合治理,注重城市空间立面整洁、靓丽;开展景观照明设置规划,解决景观照明建设规划引领不足、盲目无序建设等问题;重点打造以图书馆、g60科创走廊、中央公园、华亭湖、国际生态商务区、佘山、辰山、嘉松路、辰花路等为主的重点区域景观照明,进一步提升松江景观品质。
在“净化”方面,有效推进垃圾处置,加大垃圾治理力度,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改造提升垃圾箱房、更新环卫运输车辆,不断提高城市道路保洁水平,推动道路保洁机械化。进一步优化公厕管理模式,试点打造“一厕一景”,实现全区市容环境质量和面貌的整体提升,提高城市品质。
在“优化”方面,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部署,推出了以“放管服+店小二”为要义的g60“零距离”审批、社会投资项目“联审平台——压时间办理并环节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等一系列措施。围绕“绿”字做文章,增加绿色生态空间,秉承“规划建绿、科学养绿、科技兴绿”的工作方针,使得城市“绿得更合理、绿得更自然、绿得更经济”,力求让广大市民能够开门见绿,走进绿色,亲近自然。
在“深化”方面,党建引领形成示范,组建以社区党员为骨干的志愿者队伍,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定点指导居民做好干湿分类、“固守”撤桶后小区环境;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定期召集物业公司、居委会、业委会和居民代表召开专题协调会,共商对策解决难点问题;广泛宣传形成正向激励,张贴撤桶海报,定期公布积分排行榜,创新积分兑换方式和物品等,激励居民参与定时定点垃圾投放的热情。
近年来,松江致力于打造“绿色引擎”,辛勤耕耘,硕果累累。过去两年的公园绿地:2016年完成50.23公顷,2017年完成70.74公顷;立体绿化:2016完成15806平方米,2017年完成15301平方米;绿道:2016年完成12公里,2017年完成13公里。
截至2018年6月底,松江区中心城区绿地面积为1886.53公顷,其中公园绿地919.33公顷,绿地率31.71%,绿化覆盖率31.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8平方米。通过一系列大型公共绿地的建设,松江中心城区已经初步实现了500米服务半径绿地覆盖的绿化格局。
着力扮靓城市容貌。松江在绿色生态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在“绿色引擎”的强力助推下,“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曙光初现。松江已经成功入选2018—2020年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城市名单。
胜利正在前方招手,松江仍需继续奋斗。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