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初中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提升初中英语听说课课堂活动教学效益的实践研究
2018-11-26 0:00:00发布67次查看
南洋初中英语教研组近期开展了主题研修活动。本次研修活动采用线上和线下同时展开的模式。
活动的第一步就是确定了研修的主题:基于深度学习提升初中英语听说课课堂活动教学效益的实践研究。
第二步就是相关理论的学习。组内老师在学校校级课程中共同学习了深度学习的相关文献和理论知识,大家都深受启发。明白深度学习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不仅能使其全身心投入,而且其思维也可以向高阶思维阶段发展,最终通往自发的创造。
在有了理论背景的支持下,第三步教研组开展了教学实践研究。本次的主题研修就是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开展备课、磨课、试讲、教学、评课等活动。此次教学实践活动主要由三位老师开展,分别是施秀梦老师的6au8 buying different food;金莹老师的7au6 life in different places和徐青卿老师的6au7 rules around us。
施秀梦老师的这节课巧妙运用了情境创设。在新课的一开始就创设了“小猪佩奇”一家去超市和菜场购买东西的情景,以此作为主线,让学生跟据这个情况开展学习活动。比如“section”和“stall”的新词教授,就在一个很自然的氛围下进行开展。在最后的产出活动则以“佩奇”一家举办“party”为载体,让学生操练本课核心句型并能合理进行比价。学生在课堂中根据情境进行学习任务,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他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了语言的运用和其表达的含义。这样,学生掌握的不再是单纯的句型,而是一系列文字背后的体验和感悟。
金莹老师开设的是一节听说课,她在教学中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7au6的文本主要描述“kitty”搬去郊区之后的所见所感,内容相对单薄。所以教师在对分析住在郊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拓展了人们住在市区的感受,让学生能更好的比较两者的不同并表达出个人的喜好。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听说活动,如:捕捉重要的信息,让教材中单一的知识内容连贯起来变得生动而有意义。在课堂中学生不仅了解了住在市区和郊区不同的优缺点,也能发现自己小区的美并学会享受当下的生活。
徐青卿老师开设的是低年级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课,通过这节课学生掌握了不同标志所代表的含义,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和操练目标句型,也能为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制定献计献策,有一名小主人翁的态度,这和徐青卿老师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设计和切合学生实际的任务规划是分不开的。
这次主题研修活动既满足了学生听说能力发展的需求,也使青年教师收益匪浅,能更好的在今后的听说课中设计切实的活动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责编:刘烨;摄影:支晓刚;责审:郑亚捷)
徐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