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自贸区5周年丨自贸账户体系,架构跨国企业与国际市场的“高速公路”

2018-11-22 13:17:44发布48次查看
  编者按: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五年来,上海自贸区在建设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以及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东方网推出特别报道,回望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制度创新。
东方网记者朱贝尔11月22日报道:2013年,上海自贸区率先开展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及资本项目可兑换等相关金融改革创新试验。作为这项金融改革的重要“基础设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建设,帮助跨国企业盘活境内外人民币资金,并打通跨国企业与国际市场的通路。
过去,跨国企业在境外的资金需要回流国内,或者境内资金需要转出去时,手续较为繁琐。而在全球竞争中,资金运用效率不高,无形中抬升了企业的成本,也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正是看到了企业这一“痛点”,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了自由贸易账户。这是一套以人民币为本外币合一的可兑换账户。由金融机构在分账核算管理的制度下运营。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巡视员、跨境人民币业务部主任施琍娅介绍,企业可以开立一个自由贸易账户,并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内资金可兑换的方式办理各项跨境商务贸易活动中的本外币结算以及境内日常经营所需的各项人民币结算,满足了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需求,既提高了资金结算效率,也节约了账户管理成本。
“自贸账户体系好比一条高速公路,上面不仅有负责监测的摄像头,还建了很多服务区和加油站,让更多车子选择在高速公路而不是乡间小道上跑。”业内专家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这一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科技创新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跨境金融服务的诉求,自由贸易账户可以提供从创意到成熟期的全程跨境金融服务。此外,自由贸易账户还可以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相应的跨境金融服务,让企业可以在其熟悉的国内金融机构的支持下更好地走出去开展经营活动。
目前,已有3.8万余家境内外企业开立自由贸易账户7.2万个,累计办理各类本外币跨境结算折合人民币25.9万亿元,涉及161个境外国家和地区。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