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拆出,创建无违建居村(街镇)工作,让静安变美了!now!区拆违办开展静安区最美“一街一品”评选活动。展示静安最美拆违后的空间利用投票期为2天(11月22日—11月23日),票选对象来自于静安14个街镇的25个“大变身”点位。
用投票大声告诉静宝,你最喜欢哪5款吧!#文末附投票#
第1个 老公房里的新生活
静安寺街道延安西路150弄华怡园小区
延安西路150弄华怡园小区是静安寺街道的一处上世纪老公房,外观较为破旧,屋面破损较为严重;小区内违法建筑随处可见,绿化杂乱无章。为全面提升华怡园小区的外观面貌,改善居民生活居住环境,静安寺街道将华怡园小区整治列入“美丽家园”重点整治项目,通过“拆、建、管”并举,街道完成了小区屋面改造、内外墙粉刷,垃圾箱房等设施的改建,重新布置了小区绿化,同时拆除了各类违法建筑近200平方米。
在建设过程中,街道充分考虑小区实际情况和居民需求,把“美丽家园”项目真正做到居民心坎上,在绿化带内新铺道路方便居民休闲健身,违法建筑拆除后新建非机动车棚方便居民停车等。此外,又根据居民要求增加了楼道地坪改造、管线改造、窗框更换、沥青路面摊铺等。一系列民心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华怡园小区居民一致的肯定和好评,有居民说,在老公房小区他们过上了新生活。
▲整改前
▲整改后
第2个 嵌在愚园路上的一抹绿色
静安寺街道愚园路546号沿街(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
愚园路属于静安寺街道风貌风情既有特色的道路,其沿街面有一幢过期临时建筑,面积达835平方米。整体为钢梁、砖混、简易房等混搭结构。门面房出租给多家公司,所签合约均未到期,牵涉到员工二十余人。街道召开多次专题会一起研究如何妥善处置疑难问题。拆违前多次踏勘,最终确定的拆违方案在确保拆违进度的同时,少影响周边居民、少影响人行道通行、少影响企业经营。
愚园路546号临街点位拆除后,建成了一片透绿草坪,围墙为一米高的矮墙,环境设计十分雅致且契合周边环境。老城区的特色显露无疑。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在透绿草坪建成后也邀请居民区居民参观并欢迎常来走走。周边居民也对此高度评价,这块嵌在愚园路上的一抹绿色让其风情更有韵味、让周边的生活环境更宜居。
▲整改前
▲整改后
第3个 曹家渡由来
曹家渡街道万航渡路武定西路
拆违前,此路口的西北角有快递公司、饮食店等6家小店,跨门营业、占道堆放快递物品现象经常发生,路边时常停放大型车辆,给周边居民出行造成安全隐患。经查,该处属于无证建筑。街道与城管中队组织力量做了大量的工作,实地勘察、上门走访、实施拆除。此次拆除违章建筑240平方米,清运建筑垃圾288吨,清退摊位6个。
拆违后,为进一步配合“美丽街区”建设,打造万航渡路文化一条街,街道对此处进行精心设计,通过浮雕、景观绿化和花池等元素,阐述了“曹家渡的由来”,展现了古代“曹姓”一族在此渡口辛勤劳作的场景,此景观小品也寓意着当今曹家渡人勤奋好学、奋发有为的生活状态。改建后的万航渡路武定西路路口,许多居民在此处拍照留念、休闲小憩,此处也成为曹家渡街道的新地标。
▲整改前
▲整改后
第4个 美丽城区,宜居新闸
曹家渡街道新闸路1938弄沿线
周边的居民纷纷利用天井搭建违法建筑用于经营,在此次无违居村创建工作中,发现此处共有21家违规商户,其中3家为无证无照经营。为此,在街道牵头下,区拆违办、城管中队、市场监管所、房管办、市容所、四和花园居委会共同商议具体拆违工作方案,多次上门对新闸路沿线商铺开展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终于此处的违法搭建得以拆除。
结合今年“美丽城区”建设,拆违后,通过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对此处进行整体修复和品质提升,改造后的新闸路从经营业态、路面美观、道路品质等方面均得到了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周边居民和经营商铺的满意度和自豪感,形成了一条美丽、宜居的人文景观道路,打造成为曹家渡街道一道亮丽的名片。
▲整改前
▲整改后(效果图)
第5个 雷霆整治28家违规门面,普济桥下颜值“逆袭”
江宁路街道海防路(昌化路至句容路段)
该路段长期以来脏、乱、差,居民违规破墙开店已久,跨门经营、门前堆物屡禁不止。5月底,街道牵头,城管中队、市场所、派出所等多部门对这一路段展开联合整治完成所有28家门面的封砌或违建拆除。
整治后,街道对封砌后的墙面作进一步粉刷和美化,在整治违法建筑、还原住宅建筑原始功能、杜绝无证无照经营的同时,提升房屋及沿线路段的市容美观度,并在海防路昌化路街角种植了绿化,街角处绿草成荫,花团锦簇,与一片美化后的外墙交相辉映。
▲整改前
▲整改后
第6个 妥善拆除西康路亚克西民族餐厅门前违建
江宁路街道西康路379号前人行道上街沿
西康路上一家名为亚克西民族餐厅,经营多年,长期占用门前空地搭建两处违建用于经营。执法队与经营人开展多次沟通,从法律法规入手,结合风土人情,民族团结,得到了经营者的理解配合。
违建经营点拆除后,在街角种植了绿化,即美化了周边环境,又促进了与少数民族的情感。从9月份开始,这家民族餐厅的外墙粉刷一新,一个个花坛错落有致的出现在眼前,花坛中的鲜花盛开,十分养眼。门前的景色更胜从前。
▲整改前
▲整改后
第7个 岁月拾萃主题文化展示区
石门二路街道石门二路新闸路转角处
位于石门二路新闸路口转角处的两层小楼是违法建筑,在动迁过程中,此处的门面被一些小商贩占据,用于违法经营修车铺和小餐饮店,这些占道经营的商铺不但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行人通行,而且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街道对此类屡遭群众诟病的经营性违建重拳出击,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耐心地宣传政策,最终取得了房东及店主们的理解和支持。
此违法建筑彻底拆除后,街角空间重归行人。地块空出后,街道将此处规划为街角小广场,对附近建筑外立面进行了风格统一的翻修,并对地面进行了重新铺装,有效提升了街角的环境品质,为市民的休憩休闲活动提供了具有艺术美感的户外空间。
▲整改前
▲整改后
第8个 石二里弄新地标
石门二路街道奉贤路68弄内
西王小区靠近奉贤路68弄40号曾经有一处围绕着小区变电站搭建而成的违法建筑,该违建被用作店面出租,一家为无证杂货铺,一家为无证理发店。违建彻底拆除后,街道对该地块进行了绿化改造,翻新了变电站外墙,使得此处与西王小区的海派建筑风格相统一、相融合。
通过对这些违规经营店家和违法建筑的整治行动,有效解决了小区内长期以来噪音扰民和无证经营食品危害居民身体健康等问题,并彻底消除了此处的消防安全隐患,新增的绿化带还美化了小区环境,优化了居民的活动空间。同时,街道还借此契机将68弄弄口内原先作为仓库使用的一幢清水红砖的建筑修葺一新,改造成上海市第一家弄堂博物馆。
▲整改前
▲整改后
第9个 清除安全隐患,打造福民南西
南京西路街道石门一路52号
2017年11月,街道牵头组织城管中队、房管办、派出所、消防支队以及市场所对该地块进行排查,发现存在违法搭建、消防隐患、违法群租以及无证照经营等违法行为。各部门联合约当事公司,开出整改单,限期排除违法搭建类的安全隐患。
随后,街道牵头组织力量对违法搭建进行拆除。经过长达一周的努力,该处违法搭建已基本拆除,并按照恢复和种植绿化方案将石门一路52号园地进行整改,致力于将该地块打造成南京西路街道“美丽城区”、“美丽家园”双美建设中的一处亮点。
▲整改前
▲整改后
第10个 柔性执法,用行动捍卫历史优秀保护建筑
南京西路街道张园(泰兴路99号)
张园作为上海市地标建筑,在经过一个世纪的洗礼后仍然享负盛名,但张园内的违法建筑和无证经营行为始终未能有效杜绝。在实地勘察并进行初次沟通后,街道拆违办联系泰兴居委,居委会搭建平台,共同约谈区域性整治行动中的点位行为人,告知整治时间,同时要求行为人自行将个人物品提前进行整理。
4月,街道会同城管、房办、物业等相关单位到达张园,张园区域性整治行动正式展开。在一周时间里,张园内一批长达20、30余年的违法建筑、无证经营点位被集中歼灭。张园内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终于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同时也得到了周边居民的一致表示赞赏。
▲整改前
▲整改后
第11个 拆出美丽空间,还民休憩家园
天目西路街道恒丰路46号
位于恒丰路46号的一处违建,多年来一直占用小区边公共空间。在今年“五违四必”、“无违建居村创建”过程中,街道社管办、城管、新桥居委会多次约谈业主,解读政策,最终获得业主的支持,并于7月底对该点位进行了拆除。
违建拆除后,街道、居委会就如何有效利用该地开展了大调研,决定还路于民、还绿于民,对恒丰路46号进行整体设计规划与景观改造工程,因地制宜得建设符合周边百姓需求的“口袋公园”,同时优化辖区环境,进一步提升恒丰路市级示范道路的层次感。口袋公园建设完成后,可供周边居民休憩、健身、社交;春季观花,夏季纳凉,秋季观叶,增添了生活乐趣,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整改前
▲整改后(效果图)
第12个 彩绘饰秃墙旧貌换新颜
天目西路街道芷江西路788号华舟小区
华舟小区公共区域原有一处20平米的违章建筑,房屋年久失修、撕拉电线现象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华丰居委会带领业委会、物业一起主动将此处违章建筑进行了拆除,但是拆违后留下的空间却一直闲置着,尤其是背后那堵光秃秃的墙,显得格外碍眼。
街道社管办、自治办得知这一情况后,与华丰居民区围绕小区的“秃墙”改造问题开展了大调研,最终决定由小区的孩子们采用手绘的方式来绘制一面卡通墙。
原先的秃墙,在小朋友的笔下,焕发了新生,物业也及时在空地上补种了绿化。改造后,原本光秃秃的墙面不见了,小区的公共空间增加了,小区的整体环境也提升了,小区居民对秃墙“变身”纷纷称赞。
▲整改前
▲整改后
第13个 谱拆违“五曲”,展小区新貌——北市场小区
北站街道国庆路3弄
北市场小区位于国庆路3弄,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历史遗留诸多原因,存在170多处违章建筑,约占整个小区面积的5%,点位多、难度大,主要集中在二楼平台,顶楼以及小区中央通道的违建商铺,总计近1500平方米公搭及居民自搭违法建筑。在北市场拆除工作中,街道形成了以“宣”强基础、以“访”化坚冰、以“谈”促推进、以“拆”赢民心、以“建”治顽症的工作五部曲。
在无死角、无遗漏地拆除违法建筑的同时,尽己所能为当事人提供帮助,考虑居民的实际困难;完善各类功能,解决楼顶漏水等各类问题;二楼平台区域铺上了绿色的塑胶跑道,装置了晾衣架。拆违的同时,提升了小区的整体品质,赢得了居民的好评与认可。
▲整改前
▲整改后
第14个 美家美街
宝山路街道芷江中路
止园居民区南至芷江中路,原先的芷江中路居改非情况严重,沿街开设了数十家店铺,不仅环境较差,且时有跨门营业的情况发生,给居民和过往行人带来许多麻烦。经过次轮“无违居村”拆违后,所有居改非的店铺已全部封门,统一安装上了铝合金窗户,并计划补种花卉,环境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
▲整改前
▲整改后
第15个 同心拆除违建户、共创美好“新家园”
芷江西路街道复元坊小区(虬江路1431弄、1455弄)
在芷江西路街道党工委和复元坊党总支的领导下,抓住“美丽家园”的契机,围绕整治复元坊的违章建筑,复元坊居委会干部带领楼组长们以及党支部委员们一起攻克一户户违章居民。凝心聚力,从2015年11月13日至2016年1月26日,已完成居民区违章建筑搭建拆除、破坏房屋面貌拆除,进行封门和改建标准窗等小计57户。
复元坊通过搭建居民区共治联席会议,将楼组长和党总支成员组织在同一个交流平台,在平台中达成了拆违的共同目标、共同行动、共同理念。
▲整改前
▲整改后
第16个 软硬兼施下“南山”终悠然
芷江西路街道南山路
南山路,全长370米,最宽处仅为12米,环境脏乱,道路两边杂乱无章,摆满了摊位,沿路摊贩吆喝、乱搭乱建,机非混行,使得这条路看起来更狭窄和拥挤。
但是,从2017年上海市市级重点地块整治开始,到2018年上海市无违建居村创建,南山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今,南山路区域共拆除违法建筑111处,取缔56家无证无照商户,整治172户违法居住。南山路上的垃圾箱房,面貌一新,改名“绿萝环境空间”,增加了4处绿化,42棵行道树,绿化面积达到750平米。
▲整改前
▲整改后
第17个 拆除“脏乱差”整出“风景线”
共和新路街道延长路88号
此违章建筑建于90年代,一直经营烟酒杂货。由于建筑靠近马路,白天老鼠乱爬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不仅如此,有些不文明的路人会在烟杂店的墙根随地小便,影响城市环境。经过大力宣传,街道、城管中队和居委会多次上门做工作,终于在今年3月将违建拆除。
随后,为了更好地利用拆后空间,街道出资打造设计了花坛一角,进行花木栽植。为了能在夜间凸显花园整体效果,工作人员对花草树木做了合理安排,安装上了灯光,使得小花园具有层次感,既美观又大气。不少路人在花园前自拍留念。之前脏乱差的现象不见了,现在已经成为延长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整改前
▲整改后
第18个 美丽墙露“笑脸”
共和新路街道老沪太路500弄-6
由于该违章建筑与身后的建筑相连,而且是槽钢加瓦伦板浇筑混凝土的结构,若想不破坏房屋整体的结构拆除违章,拆除难度和成本相当大。为保证街道顺利创建无违街镇,共和新路街道特请专业施工队,在凿除混凝土墙之后,启用了2台吊机、8个台班的人工,于8月将其拆除。
拆后的建筑正好位于上海闸北实验小学的正对面,现在驻住着一家教学机构。出于安全角度的考虑,街道在人行道上安装了一排护栏围墙;同时,街道出资在原有的空地上铺设了塑胶跑道,并安装了一些儿童游乐设施,营造出一个充满童趣、优美和谐的氛围。
▲整改前
▲整改后
第19个 乐活空间——居民家门口的“律动人生”
大宁路街道共和新路1700弄40号甲
该处原为两层建筑房屋,面积约为110平方米,一层是产权房,用于超市经营,二层是违章建筑,租借给外来人员等做宿舍使用。长期以来,该楼不仅人多杂乱,且楼道堆放各种物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2017年、2018年,街道经过多次走访约谈、联合执法,街道牵头城管等职能部门迅速出击,对该处二层违法建筑实施了集中拆除。
拆违后,街道对该处房屋整体格局进行了整修和改造,设立集医疗保健、康复健身为一体功能的综合性健康驿站“乐活空间”。在房屋换新颜的基础上,配置了包括律动沙发、前踢勾脚训练机、有氧健身车、全身协调训练机等在内的康复健身器材,还聘请了第三方服务公司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对居民们开展康复健身活动提供指导,更好地满足小区居民科学健身的活动需求。乐活空间的建设,不但弥补了小区居民健身场所的缺失,更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得到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整改前
▲整改后
第20个 乐龄空间——老年居民的“百草园”
大宁路街道共和新路1700弄65号甲
该地位于小区中心位置,面积约为100平方米,长期以来,该房屋被租赁给个体户作为小卖部、洗衣店、水果摊等使用,业态状况较为混乱,存在人员流动性大、占道经营、环境脏乱差、违法分隔等问题。2017年、2018年,街道对该处违章建筑开展综合整治,相关职能部门和居委会多次上门宣讲政策和劝说教育,最后所有租赁户按时搬离,街道组织力量拆除违法分隔。
因该处房屋位置较佳,且小区对为老服务设施需求较大,为有效利用房屋、更好地服务小区老年居民,街道投入资金对房屋进行综合整修改造,打造成为现如今集助餐、助行、相谈、娱乐等为一体的为老服务综合体“乐龄空间”。步入乐龄空间,随处可见老人们在看书读报、取饭用餐、聊天娱乐,其乐融融,由此可见,乐龄空间的建成不仅有效改善了小区环境,更是成为了小区老年居民的“百草园”。
▲整改前
▲整改后
第21个 惠民生拆建共管还市民绿水青山
彭浦新村街道东茭泾河沿线(彭浦新村段)及临汾路西端高压线下
在东茭泾河的彭浦新村段,有两处大型违法建筑集中区域,分别是岸线10米范围内的牛奶公司违法建筑群和临汾路西端近东茭泾河高压线下区域违法建筑群。街道统一思想、细致排摸、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在全区率先完成了东茭泾沿河退界腾地工作,实现了辖区内长达1.8公里的东茭泾河十米岸线彻底贯通。共计拆违40000余平方米,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9栋,清退违法居住人员400余人。
拆违完成后,街道协调在临汾路西端修建了“东茭泾河沿线综合公共绿地”。该绿地集雨水收集、生态环保、健身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目前已经建成并向市民开放,切实做到了还地于民、还绿于民。
▲整改前
▲整改后
第22个 拆除违建治顽疾道路景观再提升
彭浦新村街道汾西路(新汾小区沿线围墙)
这些店铺历史很长,且均属违法建筑。今年,彭浦新村街道将拆除汾西路违法建筑作为“无违建先进居村(街镇)”创建工作的重点,工作人员为每个违建商户建立信息档案,历时一个多月逐门逐户上门进行劝说,对于有继续营商意愿的人员,由街道牵头,会同市场所、居委会等为其寻找新的店铺,最终顺利完成拆违工作。
在汾西路段的违法经营全部取缔后,街道将原有私自搭建的违法建筑全部拆除,对外墙面统一粉刷,绿化统一补种,并将进一步的景观提升纳入2018年“美丽城区”计划中。
▲整改前
▲整改后
第23个 阳曲路391弄小区景观围墙改造
临汾路街道阳曲路291-347号
该违法建筑总面积1200平米,分隔成22间商铺经营餐饮店、服装店、五金商店等,长期以来存在油烟扰民、违法排污、环境污染等扰民行为,部分商铺还存在“三合一”现象,附近居民拨打“12345”热线电话反复投诉,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根治。近年,街道决定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清退所有商户,整体拆除这一区域的违法建筑,消除安全隐患22处,处置违法居住人口10人,根治扰民问题。
同时街道对这一区域进行重新布局,小区内绿化改造、新建景观围墙,搭配绿化种植,小区外铺设人行道面包砖,行道树或是跟换或是剪修,行道树盖板全部更新。改造后整齐干净,道路宽敞,墙内的风景在颜色鲜艳的围墙格栅中若隐若现。
▲整改前
▲整改后
第24个 脱胎又换骨,沪太路绿树成荫迎客来
彭浦镇沪太路(老沪太路-沪太支路)
昔日的沪太路是违章搭建的重灾区,各类占道违建岗亭,破墙开门、跨门经营的商铺遍布道路两侧,店招店牌又脏又破,部分店招牌更是有老化脱落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彭浦镇对其进行了整治。针对违章搭建的岗亭、商铺和广告牌,进行了统一拆除,包括17家违建店铺,5处违建岗亭,1处大型立式广告牌,共计182平方,切实做到违规店铺恢复原样,还行人一条畅通、规范和整洁的人行道。
对于马路两侧影响市容环境的店铺,开展宣传教育和清退工作,并与相关产权人开展约谈,配合进行业态调整。老旧店招全部拆除,进行统一规划和安装,现在道路两边被修葺的整洁美观,绿树成荫,成为周围居民饭后散步休闲的新选择。
▲整改前
▲整改后
第25个 旧貌变新颜,彭越浦花开蝶舞展新姿
彭浦镇彭越浦(灵石路-汶水路)
旧时的彭越浦,沿岸两边被违章搭建所占据,纵横交错,生活用水随便排放,既影响了美观,也污染了水质环境,那时周围的居民提起彭越浦,无不摇头叹息,称“那条臭河浜”。近年,彭浦镇对彭越浦进行了综合整治和整体规划,已拆除近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
现在的彭越浦,河道的环境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改善。相关河岸防汛围墙加固改造工程和河道水质净化工程也让彭越浦河段的水质明显变得好了很多。两岸更是被打造成连续的漫步空间,同时充分利用滨水绿带空间腹地,建造自然的滨水带状公园;设置亲水平台空间,种植葱郁水生植物,打造充满活力的滨水岸线。
▲整改前
▲整改后
备注:每位用户id只能投票一次,好好珍惜你的重要一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