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标准更严要求 金山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行区
2018-11-22 9:29:41发布36次查看
今年5月,市委领导在金山调研时强调,金山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重大决策部署,努力成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全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金山有基础也有空间
农业是金山的一大特色,全区有接近40万亩的耕地,40多万的农村常住人口。全区基本农田占全市的13.77%,粮食种植面积居全市第2位,畜牧养殖方面存栏奶牛近1万头,上海振华奶牛有限公司2017年奶牛单产11.05吨,全市第一。地产蔬菜占全市的13%左右,其中生菜种植面积占全市的90%左右。
近几年,金山区“三品”认证率在全市处于领先,去年达到81.34%,位列全市第一。金山区“三农”工作也获得了很多国家级荣誉,比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目前,还承担了很多国家级试点,比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国家新型职业农民激励计划试点示范区等。金山区6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三分之二是农用地和林地,能够为城市提供良好生态承载,为市民提供放松休闲的休憩地,拥有非常大的空间优势。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上,金山全面部署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任务,明确要按照“五个一”的总体思路推进金山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走好具有金山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一个遵循:就是把党中央领导的嘱托“建设百里花园、百里果园、百里菜园,努力成为上海的后花园”作为总遵循;一条主线:就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定位:就是坚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一个抓手:就是加快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建设;一个落脚点:就是让农民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计划到2020年,金山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走在全市前列,农村生态环境面貌走在全市前列,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走在全市前列,努力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
与长三角相融合 推动“银政”对话和合作
金山成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
按照“两区一堡”战略定位,金山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相融合,联合浙江省平湖市、嘉善县着力打造长三角乡村振兴示范区。积极开展长三角现代农业园区课题调研,探讨园区成立的体制机制、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为沪浙毗邻长三角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举办长三角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深化三地乡村振兴合作,助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同时,金山推动“银政”对话和合作。举办“2018金山·产融论坛”,共同探讨金融助力金山发展路径。发布一系列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提升农业农村等领域金融发展能级。深化“银政”联动。围绕农业农村改革、现代化建设等主题,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引导金融机构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量身定制金融服务,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出台了《金山区“三个百里”农业小微企业集群贷款方案》。
围绕农业更强 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山通过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
首先,金山推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2018年已确定开展10.5万亩水稻绿色认证,水稻绿色认证率将超过50%。推进设施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建设,已覆盖10家核心示范基地和36家辐射基地。开展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全区共有38家企业纳入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认证产品覆盖水稻、蔬菜、瓜果、水产品、黄酒等品种。目前正在实施1287亩有机水稻基地,1365亩有机蔬菜基地、872亩有机瓜果基地、400亩有机水产养殖基地建设。
其次,金山积极推进科技兴农项目,2018年获得市科技兴农项目立项7个,总经费1201万元。建设农业科技转化平台,新成立金山区枇杷研发中心和金山区智能农业研发中心,两级农业研发中心达到20家(其中市级2家、区级18家),覆盖瓜果、蔬菜、水产及农业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推进“部区”合作,金山区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对外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全力支持将金山打造成农业对外开放的示范窗口。
第三,金山完成了现代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了对为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涉农资金补贴、“三资”监管、农业数据中心等4大系统区级数据的整合。完成四家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成功打造“动检通”app移动智能化监管平台“金山模式”,被评为2017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样。
第四,围绕品牌做文章,2018年“金山小皇冠”西瓜获上海市西瓜评比金奖,“金山蜜瓜”获全国甜瓜评比金奖,“锦绣”黄桃获全国蜜桃大赛银奖。发布了全市第一个全域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金山味道,出台了《关于“金山味道”区域公用品牌商标使用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在市区举办金山草莓节、西甜瓜节、蜜瓜节、施泉葡萄节,组织合作社在市区展示展销,搭建产销平台。与苏宁易购、食行生鲜等电商合作,加强线上线下联动。
最后,金山积极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通过整合农旅资源,提升基础设施能级,培育有个性、有气质、有内涵的“3.0版民宿”,建设“一带一园五区”休闲旅游集聚区,打造田园综合体。目前全区共有星级企业17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10家。2018年,金山区入选全国100个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被纳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围绕农村更美 建宜居美丽乡村
金山通过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强化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强化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金山区关于乡村振兴示范村试点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六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力争使金山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走在全市的前列。2018年计划完成村庄改造15626户,目前正在开工建设,力争年底完成总工程量80%的年度目标。已成功创建7个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今年又申报5个村参加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评选,目前市级部门已完成现场评定。出台了《金山区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新义村、南星村被评为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已达6个,位居全市第一。
金山全面启动了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增施有机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2018年本区化肥亩均用量24.4公斤,化学农药亩均用量0.73公斤。2018年,金山全区需完成5268亩造林任务,其中2017年度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4268亩造林任务已经完成,其他生态廊道1000亩造林任务正在推进(已批复面积1274亩),年内全部完成。至2018年底,全区森林覆盖率预计将达到12.94%。
围绕农民更富 全面激发乡村活力
金山通过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探索制度创新,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为了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金山重新梳理了全区农业人才现状,制定了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新组建3所农民田间学校(累计达10所),至年底,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700名(目前已培育406名),将超额完成市下达的650名年度培育目标。同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登高计划,选育一批农民作为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教育扶持计划,鼓励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学历水平;放开新型职业农民申报评定专业技术职称限制,目前有3名被评定为农艺师职称。
为了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山着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另外,金山通过探索民宿经济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全区已有15家民宿通过验收备案。目前金山民宿业已盘活农民闲置房10万平方米,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吸引更多游客留下来、住下来。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