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月,新设立民营企业1.72万户,实现民营经济税收234.87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区税收收入的51.73%。从目前各项统计数据及经济小区座谈会反馈情况来看,我们预测今年全区民营企业招商数1.85万户左右,税收285亿元左右,新发展户产税率35%左右。”拿着这份前三季度的数据单,区经委企业服务科科长富铁刚告诉记者。
实际上,松江民营经济并非今年才异军突起。近年来,松江民营经济发展一直处在稳中有进的轨道上,尤其是在税收这一指标上表现突出,2014年实现税收134.4亿元,同比增长5.01%;2015年实现税收154.9亿元,同比增长15.23%;2016年实现税收189亿元,同比增长23.2%;2017年实现税收252.4亿元,同比增长33.52%。
松江何以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地呢?“因为我们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阳光、空气和土壤。”区经委主任陈容如此诠释。在松江,正在演绎民营企业嬗变的美丽故事。
上海仙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2017年8月才落户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的高科技初创型民营企业,7个月之后便开始在自动驾驶领域崭露头角,研发出了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清洁车队。目前,该公司正与全国多家环卫公司等展开业务接洽,立志成为国内无人清扫市场的领军企业。这一成绩的取得与g60科创走廊人才、技术、信息的集聚密不可分。该公司在2017年底获得天使投资,随后不到两个月,完成了a轮融资,融资额超过1亿元。同时,该公司还集聚了一大批行业人才。
而同样落户在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的上海创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仅用数年时间,便成为短信验证码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凭着精准稳定的短信验证技术以及完善的平台等优势,其短信服务已覆盖全球221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拥有1400多家运营商的通道资源。“在搬进园区后,300多名员工的住宿问题一直让我们头疼。区有关部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帮助我们解决了住房问题。最近我们的创蓝一期公寓装修完毕,员工可拎包入住。”公司董事长唐小波说。
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代表了“基地+基金+专业平台”的一种创新孵化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创业型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分布在全区各个街镇的27家民营经济小区更像是直接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在区经委等部门的专业指导下,帮助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有的成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
上海波赫液压有限公司位于中山街道,是国内领先的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及其配套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厂家。近几年,公司业务不断扩大,迫切需要更大的生产场地。得知这一情况后,街道相关领导多次带领施惠特经济小区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了解实际需求,并为企业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的解决方案。
“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上海施惠特综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总经理翁敏镟表示,去年底,施惠特经济小区获评上海市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开始从招商型小区向培育、服务型小区转型。施惠特经济小区在招商部、企服部和管理部三个部门中分别设立“创业辅导员”“政策专管员”和“财税专服员”,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创业辅助、政策申报和财税咨询等“一门式”服务。
据了解,施惠特经济小区从今年4月开始率先在“企业服务云”平台上申请开店,6月8日经市经信委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审核通过,施惠特网店上线。“企业服务云”将作为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网络化、智能化载体,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务,施惠特网店在线上承接客户的咨询和诉求,为企业提供全所有制、全规模、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性、完全式、全覆盖服务,让企业服务像网购一样便利,实现了“零距离”解答企业咨询和诉求。企业可以通过“服务旺旺”与施惠特网专职管理人员在线沟通,也可进入店铺直接申请或购买公共服务、专业服务。
g60科创走廊启动建设两年多来,实现了从1.0版松江“一廊九区”到2.0版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再到3.0版长三角九城市g60科创走廊的“三步走”,民营经济在g60科创走廊打造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引擎中大有可为。今年上半年,松江区出台了《g60科创走廊产业集群发展“零距离”综合审批制度改革方案》,推出了成立集中审批中心、推行全流程预审、提供全程免费代办等举措,让企业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取得了积极成效。记者从全区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了解到,未来,松江还将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加快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深入联系走访企业,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坚持精准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做强做优民营经济,帮助民营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