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让居民当家做主共建幸福家园 ——洞泾镇探索社区自治新模式

2018-11-20 0:00:00发布60次查看

从种棵葱到种棵多肉,从没有业委会到成立自管会,洞泾镇的同欣居民区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探索社区自治新模式、了解民众需求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实现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基层社区治理模式。

  评选“美丽庭院”
  提升人文素质

  同欣居民区是洞泾镇唯一一个由农民自建房组成的社区,在不到1000户的社区内,户数不多但问题不少,居民区里存在着居民良好习惯养成难、邻里关系构建难、群众多样需求满足难等问题。
  “我们这里的居民以前大多住在农村,搬到这里也喜欢种菜,如果坚持让他们把菜拔了就是‘堵’,而我们需要的是疏。”同欣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许丽丽说。在充分调研了居民区的实际情况后,从2016年开始,为了让“洗脚上田”的农民真正适应城镇生活,同欣居民区党支部以创建“美丽庭院”为载体,期望通过提升居民自治意识,增强居民家庭绿色环保、美化庭院的理念,努力激发居民内在的、自发的、主动的、高起点的建设美好家园的诉求。
  “一开始只是居委会内部评选一批获得‘美丽庭院’的家庭给予表扬,并在社区内宣传,当时选了50家左右。”许丽丽说。2017年年底,党支部开始从“三社联动”的角度入手,把专业化的社工团队引入社区自治,以“同欣馨家园之美丽庭院”为项目,既大力清洁美化家居环境,抓好“有形”创建,又拓展道德文化内涵,深化家风建设,营造“自治和互助”的社区氛围。逐步引导居民放弃私搭乱建、破坏绿地、开荒种菜等行为,补齐“城市菜园”短板,亮出自建洋房社区的独有风韵。如今走进同欣居民区所辖的同欢小区,种菜的居民少了,有的种起了多肉,有的种上了紫藤,家家户户的庭院都变得焕然一新。“美丽庭院”不仅仅是环境美丽,而是更深层次的精神文明,是人文素质的进一步提升,看似润物无声,实则任重道远,为社区今后发展明确了努力方向。”许丽丽说。

  成立“自管会”
  实现和谐共赢

  小区内停车位应不应该收费、垃圾房缺乏管理处于“无人保洁”状态……这些问题此前在同欣居民区内迟迟得不到解决。由于两个农民动迁安置自建房小区没有产权证,没有维修基金,所以没有条件成立业委会。
  自治水平提高一分,政府治理成本就下降一分。居委会的管理虽然也是自治,但多数有行政管理的味道,缺乏自下而上的办事方式,居民自身利益实现也缺少直接途径。为了唤醒居民自治意识,提高社区自治水平,居民区党支部积极探索,打破“无产权证小区没有业主委员会”的先河,走出了一条居民自治管理的新路。在镇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党支部通过社区治理专题调研、居民恳谈,推进“同欢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成立,补足了社区管理只有党支部、居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而缺乏业委会这个自治环节的短板。
  “我们的自管会成员由社区居民推选产生,代表民意、民力和民志,有志愿者代表、老干部代表、党小组长、市民巡访团成员等组成,组建伊始已经就小区大型车辆停放、出入口行车规范、议事规则制定、物业服务监督等予以落实。”许丽丽说。
  2017年,同欢居民区党支部在认真综合职能部调研数据、居民座谈意见、两代表进社区意见的基础上,探索引入第三方物业服务企业。“以前我们小区是由镇属物业公司管理的,自管会成立以后,我们通过市场化公开招聘和购买服务,让新的物业公司进驻小区,推动了无产权证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市场化,提升了社区综合治理水平。”许丽丽说。
  “小区路面干净好多”“道路上的乱停车看不见了”“标准化垃圾房真漂亮,里面冲刷得很干净,没有异味”“主干道周边的绿篱笆补上去啦”“小区里的桥面翻新了颜色,蛮亮眼的”……居民眼里的点滴改观,是物业市场化带来的成效。但改变绝不仅止于此,党组织还将协助物业服务不断探索提升,进一步关注无违居村、无群租小区、智能小区等创建,把安全带给居民,将便利引入生活,用智能服务居民。
  自管会成立后,通过集体征询,实现了社区事务居民参与,真正让居民“当了家、做了主”,提高了小区拆迁安置户的舒心感、责任感和归属感。目前已经就小区西门卫改成单行只进不出、小区内禁止大型车辆过夜停放、小区停车规约、收费标准、门禁卡启用等实施讨论并形成具体方案,如今小区内再也看不到乱停车的现象了。同欣居民区的两个小区自管会成为助力社区自治的全新载体,推进完善了小区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和谐共赢体系,与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等一起,合力为同欣的居民创建了一个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