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自贸区5周年丨“证照分离”改革铺开 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2018-11-21 14:20:24发布52次查看
  编者按: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五年来,上海自贸区在建设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以及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东方网推出特别报道,回望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制度创新。
图片说明:上海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
东方网记者朱贝尔11月21日报道: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上海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决定在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改革试点实施三年以来,市场活力被充分激发,营商环境加速优化,“证照分离”有力支撑了产业集聚,有效助推了高质量发展。
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浦东新区副区长王华介绍,“证照分离”改革着眼破解市场主体“办证难”和“准入不准营”问题,通过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施告知承诺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创新创业门槛。
王华说,2015年12月,国务院批复的116项审批事项,已全部实施并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的10个领域47项改革试点,已全部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同时,按照市政府关于改革全覆盖要求,纳入自主改的35项事项也已全部实施。
办了证、交了税的活跃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从纳税主体数量增长情况来看,2016 年和 2017 年,分别增加 4.9 万户和 5.9 万户,和 2015 年 4.6 万户相比分别增长 9%和 29%。就业人数持续增长。缴纳社会保险的市场主体数快速增长,参保职工人数持续增长。从参保户数看,2016 和 2018 年上半年分别增加 0.8 万户和 1.7 万户,和 2015 年上半年的 0.5 万户相比分别增长 60%和 240%。
审批便利度提升方面,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审批改为备案,企业从改革前跑北京审批改为网上申报,办理时间从改革前 3-6 个月减少到 3-5 个工作日,大幅缩短了产品上市周期、降低了企业时间成本,截至 6 月 30 日,共有 1680 件产品完成备案。扩大开放方面,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职业培训机构(普华永道)在上海自贸区落地。引进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涉及商务策划师培训、职业经理人培训、理财规划师培训、育婴师培训、陶艺制作培训等。
在医疗健康领域,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工作进展良好。截至目前,共受理 32 家申请人申报的 mah 试点申请 51 个品种,受托方 9 个,31 个 1 类创新药。在此基础上,全国首个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产品落地。2018 年 2 月 27 日,上海远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单道心电记录仪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新政策吸引了更多医疗器械企业落地浦东参与试点。因私出入境中介服务机构呈现爆发式增长。通过取消审批、强化监管,从改革前的 10 家增长到目前的 238 家,且行业运行总体平稳。在工程建设领域,建筑企业资质许可事项,自 2016 年 4 月 1 日实施告知承诺以来,申请量显著增长,2016 年共申请 102 件,月均申请 9 次;2017 年共申请 262 件,月均申请 22 次,同比增长 144%;2018 年上半年共申请 115 件,月均申请 19 次,相较 2016 年增长 111%。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民说:“第一批116项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第二批10个领域47项改革全面推开,并在全面优化准入的基础上,对企业关注度较高、审批频次较高的35项地方权限事项加大自主改的力度。”
王华认为,“证照分离”改革不仅仅是单个审批事项的改革,更重大的意义在于通过改革转变了行政审批方式,破除了市场准入的行政壁垒,方便了企业创业,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从以严格审核为主的准入前审批转变为以信用为支撑的事中事后监管,从市场准入的审查者、守护者转变为维护市场秩序的“啄木鸟”和服务市场主体的“店小二”。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