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香事里寻文人风雅 绣布上绘大家名作

2018-11-20 10:19:44发布71次查看
  海派画绣在绣布上临摹古今名画的笔意,传统文人香事则体现着中华文明中优雅睿智的生活哲学。11月15日,长宁非遗传承体验中心新虹桥花园分中心(江南传统文人香事馆)签约仪式与“描鸾刺凤”长宁非遗传承人叶伟娜画绣作品展开幕式一同在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举行。两位非遗传承人带领大家从手工艺人的角度一解文人风雅。
图说:“描鸾刺凤”长宁非遗传承人叶伟娜画绣作品展开幕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目前为止我国最完整、最古老的新石器时代陶质竹节带盖熏炉就是在上海市青浦福泉山高台的良渚文化墓地出土的。江南传统文人香事非遗传承人吴清说:“海派文化生活细腻而精致,传统香事在上海有很深的根基。”作为正统香学大师刘良佑先生在大陆的弟子,他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中华传统香事,并致力于对江南文人香事的传播。他进学校、进社区、进园区、进部队,为百姓提供香事公益讲座。“香席的布置、炉具的使用,及各类香事具的设计制作,使用香料的炮制、调和、制作工艺等,每个环节规范均有史可依,有脉可传。传统之香事体现中华文明的生活哲学,也为现今忙碌紧张的社会生活增添闲雅宁静的心境。”此次签约后,中心三楼的香事馆将进入全面装修布展阶段,预计明年春天向公众免费开放,按照春夏秋冬时令或者节庆更替展品;展览将对长宁区和上海市的相关单位开放预约参观讲解;每次更替展品都将为市民配套免费体验课程、还有相关的大型推广活动,一场集触嗅视三感的非遗盛宴即将在长宁展开。
图说:栩栩如生的蝶恋花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二楼的博乐展堂,“描鸾刺凤”画绣展也透露着海派文人的墨香。画绣传承人叶伟娜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在绣布上勾勒出画家们的笔墨。进门四扇屏风上绣的是栩栩如生的蝶恋花;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之作《骏马图》则被叶伟娜的针线还原出中国水墨与西方油画交汇融合的风格;著名油画大师描绘上海古今音乐演奏者的《四重奏》和《夜宴》也由层层叠叠的丝线组成,一幅是四位手持小提琴的外国女郎,另一幅则是五位身着旗袍的竹笛女乐手,古今中西两幅相似的构图两相照映,浓烈的海派风情扑面而来。展厅最里面,几张桌椅围坐着不少正在刺绣的学员,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据了解,这些都是叶伟娜在长宁的市民“学生”。在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市民只需要缴纳绣品的材料费用,就可以报名体验画绣课程,深入了解这些巧夺天工的作品是怎样完成的。“描鸾刺绣”长宁区非遗传承人叶伟娜画绣作品展展期至11月底结束。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