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助力社会治理创新 上海探索公共法律服务指标体系构建

2018-11-19 14:37:45发布63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桑怡11月19日报道:今天上午,一场围绕“公共法律服务指标体系构建”的专题研讨会在杨浦区举行。与会专家就面向公众的法治宣传怎么做?法治教育如何开展?向哪些人提供哪些特定的公共法律服务?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公共法律服务指标体系构建”专题研讨会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考察上海时提出了5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其中一项是“深化社会治理创新”。而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便是深化社会治理的破题与创新,与此同时,也是满足公众对法律服务需求的及时回应。
在这方面,杨浦区可谓走在前列。杨浦区司法局委托上海社科院以“公共法律服务指标体系构建”为课题开展研究,并希望最终形成可推行的办法。
经过前期调研,课题组发现杨浦区已经形成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构建的基础,例如,区内已打造线上线中线下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且十分便捷。全区设立12个街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304个居委工作室,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区内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法律服务,社区法治专员制度,在基层群众自治、小区物业管理、群体性矛盾化解上发挥了积极的法治保障作用,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案例。同时,杨浦区还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服务模式,最为关键的是,杨浦区探索了“互联网+法律”全新服务形式,今年以来网上办证平台共咨询公证2885件,受理公证535件、已办结521件,邮寄送达公证书19件。
在充分调研、理论构建并借助域外经验的基础上,课题组的中期论证稿形成了两个版本的“上海公共法律服务指标体系”。今天,针对已经形成的中期论证稿,与会专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上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施伟东建议,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时要利用好现有的信息化资产,做到智能化分发。简单的说就是“按需分配”,而并非统一发放,最终让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变成一种“稀缺资源”;提供的产品同时也有梯度,好比小感冒去社区医院就诊,大病才上三甲医院,公共法律产品也应该有梯度的为不同人群服务,兼顾“普适”,也不产生浪费。另一方面,政府可以购买一些服务,或者组织有能力的机构共同参与,并非事事亲力亲为“组织生产”。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杨雄建议,针对“上海公共法律服务指标体系”中的每个细项,都要有“询证理论”依据。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则认为,每个细项的考核指标不宜过于细致,避免操作时的刻板化。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也应该打通司法部门与其他法律责任部门之间的壁垒,邀请更多的公共服务部门参与。
在基层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中发挥公共法律服务的独到作用,使其成为维护社会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道防线,是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服务部门的共同愿景。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