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徐汇:小区“新时尚”点燃居民自治热情

2018-11-19 14:23:46发布61次查看

徐家汇街道办事处主任林竞君:当我们换个思路,把垃圾分类放到居民区治理这个大盘上来统筹考虑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件让不少居委觉得“难推动”的事情,可以用“垃圾分类+”的方式,成为调动居民自治热情,激发社区治理活力的“新时尚”。
  垃圾分类本质上是群众工作
  在分类的硬件条件,包括垃圾库房改造、垃圾桶配备、分类运输设施等不断投入的情况下,垃圾分类能否成功的关键越来越取决于居民的动员度、参与度等“软”实力。只有通过宣传动员,让居民从内心深处接受并自觉身体力行到养成新的生活习惯,垃圾分类推进才能成为一项持续性的绿色变革。
  党员带头示范引领
  景园小区建成于2003年,属中高档商品房小区,常住居民326户。要推动垃圾分类在小区落地落实,做好居民发动工作成为关键。让哪部分居民先参与?在与柿子湾居委、景园小区业委、居民代表座谈时,大家较集中的意见是,“垃圾分类是政府倡导,党员理应先带头”。
  于是,我与居委一道走访了小区的部分党员。他们纷纷表达了积极带头的意愿。很快,一支由29名志愿者、党员比例达到80%的景园垃圾分类党员志愿者队伍诞生了。
  居民参与形成热点
  随着党员的参与和垃圾库房改造、配套智能分类回收机等一系列工作的陆续推进,越来越多居民开始关注到垃圾分类。于是,我们趁热打铁,在居民区里设立可回收物流动点位,为居民开通绿色账户,开拓小区的再生花园,指导小区垃圾分类各项标准。
  短短一个月时间,“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投递次数已达1000余次、投递可回收垃圾1.7吨,垃圾分类逐渐成为小区居民的自觉行动。
  自治空间共建共享
  走访中不少居民反映,小区因无地下停车库,地面停车较多,居民户外活动空间不足。业委会得知情况后,主动将其办公场地腾出,邀请居委、物业对现有相对闲置的室内活动空间进行功能设计,参照邻里汇的理念,围绕“家门口的客厅”,改建了原有空间,并为之取名——“邻里小栈”。
  在推动“邻里小栈”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小栈”正逐步成为小区共商共治的“议事厅”,也吸引了更多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等社区事务中来,垃圾分类正在慢慢成为景园的新时尚。
  未来,徐家汇街道还将继续以垃圾分类为出发点,探索“景园模式”的商品房小区创新治理模式,通过“垃圾分类+”的方式,让徐家汇的小区变得更美丽、更和谐。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