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嗲、作、娇气、拜金……”
是人们经常扣在上海女人身上的“标签”
还听说谁娶了她们
日子似乎就一言难尽了??!!
这个“锅”上海女人不背!
《我的前半生》里婚前狂买大牌
疑神疑鬼的罗子君代表上海女人吗?
只求嫁给优秀男人的kate代表上海女人吗?
所谓的“演活了上海女人”的都市剧
却远远不能代表上海女人!
出门最怕别人“夸”自己:
“一点都不像上海女生了”
哭唧唧
其实上海女人才是真正的“宝藏”呀
那些误解真的可以放一放了!
误解一
上海女人又嗲又作?
上海女人的“嗲”不是故作忸怩,甜腻到让人想打的嗲。上海女人的“作”也不是蛮不讲理,只顾及自己想法,丝毫不考虑别人的作。
“可爱、俏丽、伶俐、台型、素养……”是上海女人的嗲,她们抬起一张盈盈笑脸,嘴唇轻启,吐出软软糯糯的吴侬软语,就酥掉了人的骨头~
她们不会随时随地发嗲,只有遇见自己喜欢的人或东西,才会柔顺地像猫一样,在温声细语中让你沦陷。
“这也不称心,那也不称心”,更不是上海女人的作,她们不会无所顾忌地存心使男人为难。用一点点适度的作反而给爱情生活加很多料,像通关打卡一般让男生越挫越勇!
误解二
上海女人消费太高?
张爱玲说:“对于我,钱就是钱,可以买到各种我所要的东西,对自己的生活要求高。”上海女人花钱,不就是为了“精致”二字。
她们“妆”得精致!完美的妆容、妥帖的服饰、甚至指甲盖这样的生活细节,都要武装到位,超级讲究!
她们“活”得精致!上班再忙,也不忘犒劳自己,去武康路喝一杯咖啡、在梅赛德斯看一场偶像的演唱会、去安福路看一次话剧、去家门口健身房健身,满满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
从淮海路、南京东路看过去,每一个上海女生,她们或脚下生风、或欢脱靓丽,自己的美自己买单,美出了万种风情!
误解三
上海女人太拜金?
忙着周旋于男人之间,每一次升职都有男人助攻的玛丽苏剧情,不属于上海女子图鉴。上海囡囡不会让自己全身心都倚仗于男人,更不拜倒于金钱,凭着自己就能获得想要的生活。
据统计,上海单身女性学历超九成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她们自身就有很强的独立意识,用自己的职场能力和才学追求物质上的富裕,远非人人人口中的拜金女。
在上海女性幸福感调查中,也可以明显看到,“收入高生活富裕”在上海女性幸福程度中仅占“12.5%”。上海女生更追求的是家庭美满和身心健康,金钱不能代表一切!
误解四
上海女人太强势?
传闻上海女人太强势,不仅要掌管家里的财权,男人还必须提供买汰烧一条龙服务,在家庭里似乎是颐指气使般地存在,男人只有低头的份。
实际上上海女人的强势,不是逼男人就范,而是以怀柔的手段,让男人乐于享受被管,她们的地位高并不意味着强势,只是生活中更拎得清。
早在上世纪就受过男女平等观念洗礼的上海,超百分之八十的人普遍认为“女性能顶半边天”。在工作中,她们独立干练,能担当公司重大项目,成为家庭经济来源的重大部分。
在生活中,她们拥有自己的人格,不过度依赖,也不过度约束丈夫,让男人产生尊重感,才把日子越过越好,表面的强势其实是两个人互相喜欢的尊重。
误解五
上海女人太市侩艳俗?
“把上海女人演活了”是很多人对薛甄珠女士的评价,但在超市里薅一把青菜占便宜,涂着烈焰红唇,穿一身珠光宝气“华服”,进贺涵豪宅嘴巴都合不上的真不是上海阿姨哦。
上海阿姨有自己的时尚经,不会穿红戴绿想把所有颜色都套在身上;上海阿姨可以在菜市场讲价,但绝不会贪图小便宜;上海阿姨拎得清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小爱好。
上海阿姨都有一副热心肠呢
魔都的美好离不了她们!
魔都4号线一斯文小伙竟原地吐痰
上海阿姨挺身而出
好言相劝他不该破坏环境
更用餐巾纸擦了地上的痰,赞!
仍在魔都卖酒酿的上海阿婆
浸糯米、蒸糯米、放酒曲、发酵……
用心做出了阿拉小辰光米酒味道
上海阿姨直接借给我们五块钱
即使花生一再说明这是一个街头试验
阿姨仍担心我们真的遇到困难
因为想要的很多
想追求的幸福很多
所以才不求于安定、不断追求最好
这才是真正的都市女人!
很多人也开始为上海女性发声了
当她们真实出现在你的生活中时
便不再被贴上惯常的标签
而拥有了每一个细节的闪光点
@单一刀:和上海姑娘聊天有一种分寸感和情商浸入感,也就是她们说的“拎得清”,她们可并不会一开场就问你家有钱没钱,家里是干嘛的。
@单一刀:实习时带我的小姐姐就是上海人,她长得软软糯糯,但工作能力爆强,也完全没有因为我是外地人而歧视,对上海女生的印象彻底改观。
@小麦部:有人说上海女生斤斤计较,其实她们的计较并没有胡搅蛮缠的意味,如果你给的服务没有到位,她们才会据理力争。
@巴尔:上海女生出门和男生吃饭时,不会一定要求男生付钱,偶尔aa,或者轮流请客,双方都不会有太大压力。
@王水一:虽然上海女人对物质与精神的的要求齐高,但她们并没有完全倚靠男朋友,花自己的钱提高自己生活的品质,无可厚非。
上海女人自始至终
都是可以在世界站稳脚跟的!
如果将时光倒流到上世纪
上海女人更留给世界无数经典形象
如同张爱玲所说:“上海女人是粉蒸肉,白,糯,软,甜,一步三摇颤颤抖抖晶光透亮……”
她们一双弯弯柳叶眉下,灵动的双眼顾盼生姿,脸颊上还泛着娇羞的绯红,嫣然一笑时整个春天都奔腾而来。
若穿一身凹凸有致的旗袍,翩翩而来辗转于风花雪月时,更摇曳生姿,仪态万方。谈笑间,尽是妩媚婀娜。
她们最早感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又保留着东方古典的雅韵,参加舞会落落大方,野餐郊游也活力四射,她们出现在上世纪,留下了最好的一段时光。
至今让所有人都念念不忘!
胡蝶--长盛不衰的“电影皇后”
民国时期第一美女胡蝶,横跨默片和有声时代,相比于同年代当红明星阮林玉,更开朗幽默,深得导演赏识。
阮玲玉--默片时代的女王
真正为无声电影而生的女王,在“默片时代”,她仅用肢体和眼神就将情绪传达地恰到好处,可惜“红颜薄命”,也将最好的年华留在荧屏。
张爱玲--才华横溢的民国奇女子
张爱玲,当之无愧的民国一代奇女子,她才华横溢而又孤傲倔强,洞察世故的文章让人叹服,随手揭开人世繁华中的荒凉。
周璇--老上海灵动的音符
周璇的“金嗓子”,曾一度红遍上海滩,只要霞飞路上的霓虹灯不灭,周璇的歌声就仍在回响。直到今天她的《夜上海》依然广为流传,成为不灭的经典。
唐瑛--美足一辈子的民国佳人
民国爆款女王,和陆小曼并称“南唐北陆”,她穿一件新衣服,全上海的人都争着要同款。家室好,颜值高,还精通多国语言,戏剧才能突出,简直艳压群芳。
如果真要拿一件东西
来比喻上海女人
“酒心巧克力”最恰当不过
和上海女人在一起
越相处越能发现她的迷人范er
一个字,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