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杨浦新闻

课程联动齐发展,同育联盟再突破——2018年同育联盟深化创新实验室联动课程推进会举行

2018-11-16 0:00:00发布72次查看

  2018年11月13日下午,同育联盟校的各位校长们和创新实验室的负责老师们齐聚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开展了同育联盟深化创新实验室联动课程推进会。
  与会领导专家有杨浦区教育局服务科余娟科长、绪婕老师,同济大学向世清教授、吴於人教授,复旦附中特级教师王白云老师、智勇教育创始人关大勇博士,以及各联盟校的校长们。
首先,由联盟盟主校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阮为校长致辞。阮校长与大家共同回忆了同育联盟的成长历史,细数了联盟发展中的各个关键历程,鲜明地指出了联盟校的发展主题是从“装备”到“师资”的联动发展,再到今天“课程”的联动发展。阮校长对同育联盟的今后发展寄予很高的希望,他期待同育联盟能够不断推进课程联动,让联盟校的孩子们摆脱传统观念上的“为考而学”,在联动课程中真正地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随后,同济一附中科研室副主任陈怡老师以“从‘独善’到‘联进’”为主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同育课程的成长背景,强调了当前联盟发展的核心任务即“特色课程”和“联动课程”的开发。陈老师还从联盟校发展以来的校际分享展示活动、联盟校实验室成长历程、联盟会议推进共建以及今后重点打造的联动课程四个板块全面介绍了同育联盟的创新实验室课程,让领导专家和与会的校长老师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陈老师的发言之后,分别是中原中学的龙雨秋老师、复旦科技园小学的忞骎老师、铁岭中学的叶又佳老师以及同济一附中的刘伟老师,就他们平时在创新实验室课程中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反思与大家进行了交流,激发了在场老师们的思维碰撞,大家受益匪浅。
紧接着,同济一附中的刘育蓓副校长总结了上述五位老师的发言,并就中小学课程衔接以及发展一致性的问题展开了研讨。刘校长用创新素养模型阐述了“脑、心和手”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小学课程联动衔接的必然性,强调了联动课程在当代教育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与心理的重要性。最后,刘校长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方面对同育联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出了设想,为后期联动课程的推进提供了理论指导。
最后,专家团队的王白云老师率先以“立意好、观念好、趋势好”评价了联动课程并予以了肯定,也结合了她自身教育第一线的经验,为联动课程提出了“目标与评价相一致”、“主题分段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特色课程与区域体系相一致”、“课程框架与各校定位相一致”、“课程模式相一致”、“课程与其他主题相一致”六个一致性,引发大家的极力赞同。吴於人教授就“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何营造师生共同研究氛围”、“何为好课程”三个问题为切入点,与大家分享了她在教育教学中的所思所想所为,引人深思。关大勇博士从高考形式变化的角度分析和预想了未来的教育需求,强调了联动课程坚持下去的必要性以及打造相应的师资团队的重要性。向世清教授用“玩做—玩学—玩创”三部曲指明了今后联动课程的发展思路,并且主张放弃原有的教学模式,真正以课程为载体,将方法、技能、价值观等通过中小学联动课程加以传承和衔接。
教育局余娟科长更是高屋建瓴地总结了同育联动课程从萌芽至今的艰辛与付出,也期待大家能够全员参与,促进联动课程在校际间的共同发展。
通过此次同育联盟深化创新实验室联动课程推进会,将同育联盟联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引入了快车道,期待同育联盟校之间更加紧密的合作,将不同学段的创新素养课程衔接、联动起来,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杨浦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