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韵芳香,秋意浓浓。2018年11月12日的下午,平三小学的校园因嘉宾云集而光彩熠熠。“以趣激趣 玩转足球 动感培育”——2018年嘉兴南湖与上海杨浦体育联合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在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隆重举行。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研训中心、浙江省体育特级教师曹强;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研修与基地资源部主任、体育特级教师陈飈;上海体育学院教务处处长、博士生导师唐炎教授;上海体育学院教师刘阳教授;嘉兴市南湖区七星中心小学顾海军校长;上海市黄浦区小学体育教研员陶磊老师;上海市杨浦区小学体育教研员施利娟老师;上海市杨浦区足球精英办公室 姚卫老师;上海市杨浦区六一集团体育骨干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吴俊老师;以及来自南湖区名师工作室新悦骨干体育教师代表二十余人;杨浦区六一集团体育名师基地学员二十余人;杨浦区平三教育集团的体育教师代表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杨浦区小学体育教研员施利娟老师作了欢迎致辞。
本次活动的第一部分为足球课堂教学展示。大家直奔主题,一同展示和分享学校体育教学的点滴经验,共同研讨足球的动感与魅力。
第一堂课由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的青年教师张超老师以“足球小达人”为主题,执教了三年级“小足球:脚内侧传球”一课。这节课教师结合了一些基本的多媒体技术,如文字、图片、微视频、等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来引导学生自主学练、自主评价。上海体育学院的唐炎教授对张超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总体来说无论是课的节奏把握还是基本教学素养都非常不错。刘阳教授说道,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反应出学生非常开心。体现小学体育“兴趣化”的改革,在课堂中也融入了多媒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两人也从课堂的停顿、主教材的延续、游戏的启迪等方面对本堂课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第二堂课的内容主题是四年级“小足球:多种形式运球的运用方法”,由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吉水小学的吴彦老师进行教学展示。吴老师创设了“交通城”、“交通指示牌”、“穿越雷区”、“ 车来车往”、“你争我夺”……等系列的游戏挑战任务,让学生在丰富的游戏,体验足球的乐趣。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老师们对第二堂课进行了点评。整节课围绕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运用多种形式的运球的活动,结合多变的游戏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从游戏中的两个小细节体现出学生的行为习惯素养非常好。一是排队迅速整齐。二是学生在课中发现标志桶倒下,自觉主动地扶起,这与教师平时的教导都密切相关。
本次活动的第二部分为微论坛的研讨活动。
黄浦区体育教研员陶磊老师对两位青年教师及学生的精彩展示表达了感谢之意,这两堂课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同时,陶老师还围绕身体练习、和体育德育提出看法。一是,体育教学改革,变化的关键在身体练习,两节课中学生都得到了锻炼。二是能力的培养,健身育人、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课堂中结合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研训中心、浙江省体育特级教师曹强作了活动交流。他谈到体育课有三种模式:生成性、表演性、社交性。体育课更多的应是生成性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处理课堂的生成性的问题,因为教育是慢慢养成的。
最后,由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研修与基地资源部主任、体育特级教师陈飈对本次活动作的小结和点评。陈老师认为两位教师都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随后陈老师结合体育教学模式谈到,一堂课中学生怎样才能最有所得?体育的育人是通过学生的素养表现出来的。一是传授接受式,即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二是启发体验式。三是自主建构式,即老师的启发和点播作用。陈老师也对两堂课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如 “注意安全”对学生而言还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教师要把“注意安全”化作具体的行为。将“雷区”转变成马路上的“障碍”,更加贴合生活的情境等。
此次的观摩和研讨凝聚着智慧,给参与活动的每位老师留下了新的思考和启迪。“致力于每一个孩子的生动成长”是我们平三小学始终坚持的理念。我们相信,只要精益求精,喷薄智慧,坚持到底,定能助每一株小苗快乐起航,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