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顾武 文/记者 肖鸣亮 摄 )红色基因浓浓的党的二大会址、万国建筑林立的外滩、壮观气派的上海国际赛车场……40个见证上海发展历程的地标景观,出现在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操场、教室里,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海派文化元素的影视城。11月8日下午,由该校师生、家长共同奉献的《现代小公民全学科活动第四季——“摩登大上海,modern小公民”嘉年华》活动正式启动。副区长鲍英菁、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与来自市、区教育系统及区政协、少先队组织的上千名嘉宾共同观摩了这一反映现代小公民风貌的盛典。
由当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办的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从培养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的小公民出发,从2015年起,推出“现代小公民全学科活动”,每年一个主题,至今已相继推出了中国小公民爱祖国之“中国印象”、中国小公民爱祖国之“最炫民族风”、中国小公民与世界之“you & me @ the world”,以及今年的“摩登大上海,modern小公民”等四大主题系列活动。说起今年小公民全学科活动以“摩登大上海”为主题的缘由,校长张敏告诉记者,今年是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而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变得越来越时尚亮丽、摩登海派,作为以培养现代小公民为己任的学校,应该引导孩子们多了解掌握一些上海的经济、文化、科技特色,使他们在家国情怀、科创精神和人文底蕴浸润下,担当海派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今年区一中心小学小公民全学科活动启动仪式,由“寻梦老上海”“奋进新上海”和“摩登大上海”三大艺术乐章组成。无论是教师和家长代表在《梦里水乡》乐曲伴奏下表演的旗袍服装秀,还是学子们表演的快板说唱《金陵塔》,以及沪剧名家茅善玉演唱的《紫竹调》,都充满吴侬软语、海派风情。而教师、家长、学生们随后表演的炫动拉丁舞、魅力街舞、欢乐爵士舞和环保时装秀,则将中西融合的海派艺术特色,演绎得出神入化。
而启动仪式之后举行的嘉年华游园活动,更是将沪上海派自然文化景观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教学楼、小公民楼的各个教室里,40个展现上海时尚景观风貌的场馆,分为“红色地标”“商业地标”“文化地标”“休闲地标”“艺术地标”“科创地标”六大主题板块,惟妙惟肖地呈现在众人眼前。这些上海标志性地标景观,是区一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教师、家长指导下,在通过前往实地考察后,利用平时掌握的科技、美术、劳技、数学、英语、语言、自然等全学科知识创作的,犹如一个微型的上海。在这里,你可以走进上海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倚在老虎窗上,借助最新的ar技术,一睹老上海的风貌;你也可以化身时尚达人,在新天地休闲广场点上一杯纯正的英式下午茶;如果你是个狂热的球迷,不妨到八万人体育场和其他游客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德比大战;当然,你也可以避开热闹的人群,踏在青石板路上,寻味朱家角古镇的江南水乡风情。张敏告诉记者,学校已经根据这40个地标,研发了“摩登大上海,modern小公民”系列微课程,并将在各年级学生中进行普及教育,让孩子们全面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