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回浦东家乡创业 打造夯土房:会呼吸的民宿
2018-11-15 14:05:27发布64次查看
民宿内的咖啡空间。 李宝花 摄
记者上一次来小七所在的浦东大团镇果园王厅村的“百匠村”民宿,还是一年半以前。当时,从城里回到浦东大团家乡的白领小七,和朋友租下几幢闲置农民房,打造了两处民宿。今年“十一”黄金周前,小七的民宿拿齐证照,正式开门迎客。
这里充满丰收的气息
深秋时节的果园王厅村,少了春天时的桃花烂漫,多了丰收的气息。稻谷金黄,有村民在村边小路铺上采收的大豆。小七和朋友们的民宿分布在村子里。
最近小七和朋友们在忙碌一件大事:在村里打造一间夯土房,将“自然农耕”和“自然建筑”理念引进来。小七说,为了丰富民宿群的内容,她去各处考察学习,去了民宿颇为发达的浙江安吉,遇到一直在浙江寻找适合房源的沈致柔。因为同为上海人,两人就多聊了几句。直到沈致柔来到小七所在的果园王厅村住宿体验,觉得与其苦苦寻找房源,不如和小七合作,将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家乡落地。现在,果园王厅村夯土房建筑的主导者正是沈致柔。她想建造的,是一间更接近于自然状态“会呼吸的房子”。
到目前为止,小七和朋友的民宿已从早先的两幢扩展到四幢,涵盖咖啡、茶艺、禅修、室内高尔夫等主题。小七说,民宿房间扩充到二十几间后,他们发现人一多,活动空间就不够,于是想在村里打造一个专门的活动空间。此外,他们还在离村庄不远处租赁一个大型农庄,用作民宿集群的户外活动基地。
乡村民宿需更多内容支撑
小七说,开民宿前,想的都是美好的事。真正着手做,会发现每件事都非常具体,推进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从民宿的选址来说,除了选房子和主人,还要更多考虑车辆进出是否方便,与其它民宿之间是否步行可达等;要在村里造夯土房,将房子出租的村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要把好好的砖房改成烂泥房?”小七说,在民宿成形前要说服村民,比预想的困难得多,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经营过程中,小七也发现,除硬件,民宿的内容尤其重要。很多人会问:“去你那里有什么活动?”小七认为,在山水等自然资源欠缺的条件下,上海所有的乡村民宿都面临这个问题,因此,他们将相当一部分时间放在内容和活动扩展上,包括提供瑜伽、烘焙、手绣、竹编等课程。现在,果园王厅村民宿群客源中,单位团建和周末度假的亲子游客居多。
在小七看来,创业最有趣的地方,是遇到各种关注乡村的人,他们从不同角度致力于乡村建设,民宿是其中一个切入口。小七和朋友的愿望之一,是在不久的将来觅到一个有10到20幢体量民房的村子,在村里引入一批围绕自然生态做工作室的外国人,将其打造成国际生态村。至于民宿创业最终走向何方,小七说她和朋友们更看重乡村的未来,没打算“赚快钱”。现在,很多人都有回归乡村的愿望,但真正有决心和条件这样去做的人还不多,他们是较早的一批实践者。至于上海的乡村民宿何时能真正“火”起来,也许是5年、10年之后。小七说,他们还在“等风来”。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