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浦东新区军队干休所:守护军旗下的晚晴天地

2018-11-14 10:24:00发布65次查看

“红星爱心理发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军休干部吕蓬为社区居民作国内外形势热点问题报告。
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成员为社区居民提供缝补服务。
干休所工休人员原创节目《占领南京》多次参加市区级展演,深受好评。
“红星爱心理发队”进医院病房为患者理发。
退休军医进社区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浦东新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高桥干休所成立于2007年2月8日,现有军队离退休干部327名。
多年来,高桥干休所以志愿者服务队为载体,倾情守护军旗下的晚晴天地,编织着军休特色的双拥纽带。平均年龄近70岁的老兵们,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热情不减,他们组建了“红星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为群众义务理发、磨刀、修车、量血压、修理电器;“老兵宣讲组”走进机关、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深情宣讲十九大精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关心教育下一代珍惜当下幸福生活,好好学习,争做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组建红星志愿者服务队
拥军爱民、拥政爱民、密切军民关系,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高桥干休所坚持把组织军休干部为民服务作为发扬光荣传统的重要抓手。2012年,高桥干休所根据老兵们的提议,组建了“红星志愿者服务队”。老兵们自告奋勇,学会了理发、磨刀、修车、修理电器、配钥匙等技艺,走进小区里设摊为群众服务。从最初的10人发展到如今的45名老兵志愿者。
原解放军某部吕蓬大校和老伴、女儿一家人争当志愿者、热情为社区居民理发的事迹,在当地传为美谈。
老吕和老伴老夏都年过八旬,但仍积极参加义务理发队,连女儿也深受感染成了一名志愿者。每次走进社区为居民们服务,吕老总是特意带了个大镜子,理完了发让对方照一照,笑着问对方是否满意,有不满意的地方再修理。有时给小孩理发,就由老夏把孩子抱在怀里,由吕老给孩子理发。吕老说,虽然退休了,但是为民服务的心不能退休,我要尽量为群众再多做点事。”八旬老兵夫妻为居民义务理发的事迹前几年还曾在《浦东时报》上报道过。
2017年,在高桥镇志愿者服务协会发动下,经高桥镇政府牵头,高桥干休所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结对共建,老兵们的“红星爱心理发队”,走进病房为患者义务理发,并形成制度,坚持在每月第二周的周三下午到医院为住院患者服务。
10月中旬的一天下午,“红星爱心理发队”又来到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部。病房里住着40多位患者,由于老人多,里面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但志愿者们很热情、很认真地为病人理发。
一次,志愿者为一位住院的94岁的西南大学老教授理完发,他激动地在小白板上用英语写下“thankyouverymuch”(非常感谢)。
还有一次,志愿者为一名重病患者理发,当他的家属得知为她老伴理发的是一位退休的解放军大校时,她深深地鞠了个躬,这一幕让在场的病人和志愿者感动万分。
军休干部杨兆才大校退休后不肯闲着,一心想发挥余热为居民服务。他主动学习磨刀技艺,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始几年,老杨都是在砂石上用手工磨,但后来前来磨刀的人多了,老杨就自费买了一个电动磨刀机。老杨磨刀很认真,电动磨刀时的高温会使刀刃退火,他就边磨边用带水的刷子刷,这样磨出的刀更锋利。
三位退休的军医也发挥一技之长,为居民们义务量血压和健康咨询服务。每次志愿者在社区设立服务摊位时,前来量血压和咨询的老人很多,老兵们总是耐心认真地为大家服务。
据估算,这些年来,老兵们的“红星志愿者服务队”已义务为3000多位居民理发,磨菜刀、剪刀2000余把,修理自行车和电器1000余件。
老兵宣讲组弘扬正能量
在高桥军休干部中,有不少曾是研究国际问题、亚太地区问题、台海问题和中美关系问题的专家、学者。而一些干部群众对国际问题、亚太地区问题、台海问题和中美关系问题等都很想了解。于是,吕蓬、周建平、周建华、杨旭东等老兵们组成了一个宣讲组,成为红星志愿者服务队的一个服务项目。
近年来,以高桥地区为主的机关、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纷纷邀请老兵宣讲组去作报告,有讲时事的,有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十九大精神的。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台海问题等都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话题。为了确保讲课的质量,老兵们总是一丝不苟地备课,认真宣讲,忙得不亦乐乎。
老兵周建平说:“人活着就要干事情,只要身体允许,大家喜欢听,我就一定去讲,这是光荣的任务。”
老兵宣讲团成立后,老周感觉日子更充实了,只要有空就忙着备课。在他的书房里,放着许多报刊和书籍,多看多学,把政策精神弄懂吃透融通,给别人讲的时候,就能讲得更准确生动。
老兵们宣讲的内容总是跟着社会生活的热点在变,最近大家又讲起了热门的“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兵杨旭东为了使演讲更加真实生动,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又特意跑图书馆查阅“红色文化”革命精神背景资料,然后结合自身经历,手写了数千字的发言稿。“弘扬红色精神,就要传承对党绝对忠诚的红色基因,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杨旭东说。
老兵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保持着严谨的工作作风。经过多年来在实践中的磨练,在学习中提升,他们的演讲水平和技巧也不断提高。
这些年,无论在中小学校、社区还是在行政事业单位,老兵们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当地干部群众。一位居委干部说:“听了老兵的宣讲让我们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思想升华。我们一定要传承和发扬老兵精神,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多彩的军休晚晴天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桥干休所积极组织、发动军休干部参与各类兴趣小组活动,营造丰富多彩的军休晚晴天地。
军休干部离开熟悉的军营环境,进入社会化管理,这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转折。为尽快消除对角色转换等方面的变化,干休所联合社区,搭建平台,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兵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文明健康载体。
干休所组建了“红叶读书沙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讲座与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众多军休干部的参与,读书沙龙活动搭建的阅读交流平台,实现了军休干部专业知识和社会素养的同步提升。这项活动得到浦东军休中心的好评并予以推广。
干休所组建的军休气排球队伍,是浦东地区的第一支气排球队。队员们坚持训练,不断磨合,钻研技术,凭着不放弃、不退缩的精神,逐渐成长为高桥地区小有名气的气排球队。近几年,这支队伍代表军休中心、高桥镇参加市、区、镇不同级别的各类比赛103场,共获得奖项80余次。
随着高桥干休所气排球队在各大赛事中崭露头角,带动了一大批爱好气排球运动的社区老同志,气排球这项运动在整个高桥地区发展较快。到目前为止,高桥地区共组建了10余支气排球队,今年5月20日,高桥干休所气排球队成立10周年之际,举办了一场由沪上15支知名队伍参与的邀请赛。在切磋球技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球队的知名度。高桥干休所气排球队为高桥地区气排球普及与推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为推动上海气排球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干休所还先后成立了舞蹈队、兵乓球队、门球队、太极拳队等,这些队伍在各类赛事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2016年高东樱花节文艺汇演中,干休所舞蹈队表演的舞蹈“江南雨”获优秀节目奖。“剪刀石头布”舞蹈获第二届上海市军休文化艺术节最佳活力奖,2013、2014年以来,干休所乒乓球队在浦东军休中心乒乓球友谊赛中多次名列前茅。门球队也获得各种奖项22项。
太极拳队组队仅有半年时间,就荣获上海市“高东杯”龙神蛇形太极拳邀请赛三等奖的好成绩,也是当时所有参赛队中平均年龄最大的一支队伍。随后,高桥干休所太极拳队分别在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浦东新区“高桥杯”武术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和一等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高桥干休所老兵们正用自己的满腔热情,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余热,收获着快乐,为晚年军休生活泼洒出一份浓墨重彩的绚丽。这些曾经最可爱的人正逐渐成为社会最可敬的人,他们用大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谱写了军休人一曲不平凡的诗篇。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