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赛在松举行
2018-11-13 9:49:33发布45次查看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嫉妒和妒忌心理有何不同?大学生们应如何对待“习得性无助”心理?如何克服拖延症?……第九届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微课程”大赛日前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针对大学生中常见的热点心理问题,全市多所高校的10名心理教师以微课程的方式进行分析,给出对策。
大赛自5月份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15所高校的近70件参赛作品。经过最终评审,东华大学的魏冰获一等奖,上海师范大学的张翔云和上海建桥学院的刘林艳获得二等奖,上海理工大学的朱旭、华东政法大学的赵燕飞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陈鑫获得三等奖。
现场比赛结束后,全国首个基于移动端开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类微网站——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网站上线发布。该网站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行板块设计,将近200个课件按照不同主题进行归类,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课件进行学习,为学生、教师和心理学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资源。
据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大学生咨询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逐渐增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参赛教师的选题契合当代大学生热点心理问题,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嫉妒心、“习得性无助”、拖延症、恋爱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等多个方面。华东政法大学参赛教师赵燕飞告诉记者,她之所以选择“习得性无助”这个题目是因为在平常工作中发现不少同学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因为不能正确看待和应对过去的失败,进而演变成了学业困难、情感问题等等。她希望更多学生关注到这个生活中的现象,用更积极合理的方式应对。来自上海20余所高校的近百名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教师和学生代表观看了大赛。
大赛由上海市教委德育处指导,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华东政法大学承办。为了扩大本次大赛的影响力,让优秀课件影响更多群体,各参赛高校将通过各类平台对本校课件进行推广。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