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华阳路街道陶家宅居民区打造社区“乐”生活
2018-11-9 11:35:39发布50次查看
陶家宅居民区共有居民1331户,辖区内小区房屋类型众多,包括商品房、售后公房、别墅等,是上海城市发展的缩影。今年,居民区围绕区文明办提出的零堆物楼道和美丽楼道创建要求,聚焦楼道环境美、安全管理优、宣传氛围浓、邻里互助好,努力促进社区共治和小区自治良性互动,打造了一批极具特色的美丽楼道。
一名党员一面旗,打造乐居生活
陶家宅居民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近几年积极申报街道家门口工程“文明楼道整治项目”、“自治金项目”等,完成了对金衡小区、陶安小区等重点小区的楼道粉刷,确保“墙白、窗明、灯亮”。在这过程中,社区党员带头清理楼道堆物,并发起周四爱国卫生楼道大扫除等活动。
居民区结合探索成立业委会党的工作小组试点工作,挖掘有影响力的党员骨干进入居民区业委会班子,党员做到大事先知、难事先议、实事先行、急事先做,解决了一大批楼道内的“老大难”问题。比如,原本楼道外侧臭气熏天的公共厕所,改造成楼内居民活动室和阅览室;常常坠落、关人的老旧电梯,全部换成了安全有保障的新电梯;此外,经过业委会党的工作小组倡议、物业配合、楼组长组织及居委会协调,解决了小区楼道堆物的难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还涌现了金衡小区业委会主任陈鹤龄,居民区党总支委员、海厦小区业委会主任陶国庆等一批党员骨干。他们带头为民办好事、带头参与社区活动、带头参加群众团队、带头维护社区安全、带头维护社区环境卫生,成为居民区精神文明创建“引路人”。
自治队伍成主力,打造乐邻生活
陶家宅居民区以培育邻里和谐关系为目标,实现广泛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管理模式。在党员骨干的带领下,居民自发成立了金衡共舞自治团队、和陶自治团队、“西弘时”家园自治队等自治队伍,为楼道建设献计献策,逐步形成“一楼一特,一楼一品”的特色品牌。
金衡小区启动楼道改造和美化,面对楼道内的大白墙,自治团队邀请专业人员,设计了从“天安门到石库门,再到自家门”的主题手绘图,并动员楼内有绘画特长的居民、青少年近20人组成彩绘小组,“大手牵小手”共同完成墙面绘画。在团队带领下,有20多户家庭将自家绿化盆栽、健身器材、休闲桌椅、报刊杂志放置在楼道内,形成楼道公共休闲区域,增进邻里感情。
陶安小区文化小广场的“陶然亭”以及“和”字雕塑等风景线都是自治团队成员们与居民积极参与讨论落地的项目。自治团队针对小区绿化面积较少的现状,提出了利用楼道及外立面对绿化进行设计和布局,在楼道窗沿和楼道进门处,统一安装花架花盆,种植吊篮式绿化;此外居民还主动拆除了破损老旧和与楼道环境不协调的自家花架,给楼道增添了勃勃生机。而对于楼道堆物的顽症问题,自治团队又自发成立“和陶人”啄木鸟队,每天在楼道内开展,充分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并将垃圾分类、“新七不”规范等宣传到每家每户。
社区单位来助力,打造乐活生活
陶家宅居民区以“三建融合”、“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强了与驻区单位的共建联建,将专业资源、服务项目向楼道建设延伸。
居民区与刘海粟美术馆共建,为提升楼道艺术品质提供学习平台;与宝芝地幼儿培训学校合作,为楼道墙面美化提供专业构图设计,并请专业工作人员上门指导;同时,居民区又与周海工作室合作,为楼道绿化种植和后续养护,提供专业指导和布局规划。此外,春秋国旅还解决了小区停车难问题,东华大学和居民区联手开展少数民族联欢活动等。诸多社区单位携手参与,营造精神文明创建共参与的合作氛围。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