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区虹桥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开展商品房小区垃圾分类主题沙龙活动

2018-11-3 14:06:00发布53次查看

当今社会,垃圾回收并非技术问题,而是人们没有较强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增加全社会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的提升是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根本。通过宣传活动,使得居民能够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引导居民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形成垃圾分类及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习惯。
为更好地推进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近日,由长宁区虹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长宁区虹桥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长宁区虹桥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邻家(上海百益社区服务中心)承办,得到壹号社会创新群大力的支持。特此邀请了专家学者、环保企业人士,社区业委会主任以及外籍人士分享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心得。第二期垃圾分类沙龙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白领中心成功举办。
出席本次公益沙龙主题论坛的领导有:团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上海市共青团参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项目组组长吴凯明、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处、政府绩效评估中心副研究员,社会学博士李宗克,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沈昕、沪上知名的垃圾分类专业人士、垃圾分类教育专家、居民区代表等40余人,大家一起共同交流探讨了可持续的“垃圾分类”机制发展。
业委会主任陈磊分享了垃圾分类我先行、华丽家族更美丽”;外国友人TessRobinson分享了“学校垃圾分类项目及国际经验”,环保人士周春分享了“引入社会资源、助力商品房垃圾分类”。三位嘉宾以宣讲案例的形式分享他们在工作的优秀经验和实效的方法,随后团市委社会工作部的吴凯铭老师分享了团市委发动青年参与垃圾分类项目的做法。
在本次沙龙的讨论环节中居民区的与会代表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荣华居委的盛书记提出的“如何让外籍居民融入社区活动?”外籍友人Tess回答:“可以从学校学生入手,开展垃圾分类,运用一些色卡等分类工具,在课余的亲子互动有机会把家长带动进来;而且外籍居民也可以发挥语言优势,把社区中的各种标语做规范化的翻译;此外,外籍人士也可以跟想要出国的中国青年学子有一些互动,彼此互助,实现更好的社区融入”。其他嘉宾也热情详细地对与会代表提出的社区垃圾分类问题一一做了解答,并解析了自己对垃圾分类和垃圾分类教育的理解和展望。
最后,市社科院副研究员李宗克老师对现场讨论进行了点评,从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也关乎民生的角度,提出了四个直接相关主主体在垃圾分类这项关乎国人环境体验甚至文明建设的问题上所能够发挥的角色,那就是政府的政策指导及后续分类实现机制,民众的参与及文明意识的提升,商业企业的市场力量,以及社会组织的理念宣传。活动在大家的收获满满中圆满结束。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