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学者专家畅谈愚园路时代变迁
2018-11-2 16:33:00发布65次查看
2018年恰逢愚园路成路一百周年。10月27日,一场聚焦“百年愚园、时尚人文”主题的开放式圆桌论坛在愚园路1018号愚园百货公司举行。《解放日报》副总编、《愚园路》作者徐锦江以及十余位海派文化学者、专家畅谈愚园路的百年时代变迁。
本次圆桌论坛由江苏路街道共同发起,市、区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出席了论坛活动暨《愚园路》百年纪念版新书发行仪式。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孙甘露,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苏智良,上海市档案馆副馆长、研究员邢建榕,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陈祖恩,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王立翔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对愚园路怀持的深厚感情。
论坛聚焦愚园路不同时期的文化积淀,充分挖掘历史和上海海派文化的核心内涵,用城市更新和历史传承的观点串起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本次论坛还关注城市中的建筑、街区、空间等,以打造更美好更有特色的城市生活体验,为城市注入多维度、无边界的生命力。专家们还围绕长宁区政府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挖掘文化底蕴,体现最上海的文化特色,为大力推进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等精品城区建设出谋划策。
愚园路党建联合体党组织代表、邮局邮政长宁分公司代表、普通居民代表也出席了论坛。参加这次论坛的还有现代著名作家施蛰存的外甥女周女士。1940年周女士出生在愚园路的岐山村,在愚园路上生活了半辈子。前一段时间,刚从美国回到上海的她回到了愚园路,走进了愚园路1018号愚园百货公司,这里曾经是她的家,也是施蛰存故居原址。时隔多年,周女士还能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哪里是花园,哪里是客厅,哪里是楼梯。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徐锦江创作的《愚园路》(百年纪念版)一书的签售活动。据了解,《愚园路》(百年纪念版)为2017年出版的《愚园路》的升级版,内容更为丰富,较之普通版修改多达几百处,表述更为精准,且有很多史料方面的重要突破性成果。书中总结了“荡马路”“穿弄堂”“入堂奥”“听故事”“有感悟”五步阅读法,使读者可以读取上海自东向西的城市生活发展史,找到上海城市建筑风格演变的脉络。徐锦江表示,“尽管仍会有许多错讹,仍存在许多空白,仍无法穷尽研究,但无疑又将愚园路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研究得越细,我们离其历史就越近,愚园路的研究永远在路上。”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