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松江叶榭镇大庙村党建服务站
2018-11-3 11:20:21发布74次查看
大庙村党建服务站是叶榭镇6个“乡村振兴党建示范链”的示范站点之一,该站结合自身特色,不断探索农村党建工作新思路,创新社会治理新方法,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村级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客堂间”成了党建之家
大庙村党建服务站下设两个党支部、8个网格党小组,共有123名党员,以“一个网格、一个党小组”的组织结构,实现了网格内党组织全覆盖。2015年该站在实行党建网格化以后,不少党员腾出了自家的客堂间,成立了党建服务点,把党旗挂在了农家中,党组织的阵地建设得到完善。
顾树林就是其中一位向党支部主动提出要在自家客堂间设立服务点的党员。他说:“自从党建服务点成立后,党员的活动热情高了,我们时常在服务点学习,开展志愿活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村党建服务站把党建服务点设置在网格的中心位置,方便党员就近参加活动,同时也增强了党员的归属感。组织活动变得丰富了,党章学习、畅谈党的十九大精神、农忙季节环境巡查等活动不定期开展。
除了日常的党组织活动外,更多的时候,党员们自发地聚在一起聊家常、谈想法,在近几年的农林水工程、村庄改造、河道整治等工作中,党员们都积极参与,还成立了“党员工程监督队”,分组包干,每天在建设区域内巡查,参与调解群众和施工队的矛盾、及时向村委会反映施工不合理之处。在党员志愿者的介入和共同努力下,避免了很多由施工引起的矛盾。村民们都说,党员志愿者像“啄木鸟”,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党建服务点作为一个联系、服务群众的阵地,每周村干部轮值到党建服务点办公,民情工作室、党员诉求站等功能的拓展使得联系、服务群众更加方便。村民有困难可以不跑村委会,直接在党建服务点就能得到及时解决或满意的答复。村民陈发说:“以前办点事要特地跑村里,有时村干部外出开会还会白跑一趟。现在村干部直接到党建服务点来,像我这样年纪大的村民就不用特地跑到村里反映情况了。”老陈所在的村民小组的小河出水问题就是在党建服务点向村干部反映后,村干部在征求大家意见后形成方案解决的。
党建推进环境综合治理
“天蓝、地洁、田绿、地硬、河清、村安、家和、民富”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大庙村通过几年的建设,村庄改造工程、河道基石驳岸建设、农林水工程等重点项目都已覆盖全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今年以来,村党建服务站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村级大环境建设上,整治乱种植、宅前屋后整治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早在2011年,村党建服务站通过在叶榭镇先行试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减量、有机垃圾回收还田工作,实现了垃圾100%有效收集,生活垃圾减量率达到55%。今年,大庙村党建服务站启动了垃圾分类处理试行工作。村党建服务站召集“垃圾分类宣传员”、党员与7名网格长组成了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以网格为单位每天利用村民出工前和收工后两个时间段入户宣传,通过两个多月的引导,目前大部分村民已能从源头将垃圾自行分类后放入大桶内了。
党建服务站凝聚了力量
党建服务站是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2015年8月以来,大庙村党建服务站以党建项目化推进党建精细化管理为抓手,3年来,实施了“亮出党员身份,延伸服务触角”“认岗位、做承诺,树党员形象”“党员责任岗,搭建党群‘连心桥’”的党员管理、党员教育、党员服务的党建项目化工作。通过党员及党员干部不同层面的亮身份,时刻提醒作为一名党员处处要以党员的标准和《村规民约》来严格要求,规范言行,树立标杆。
大庙村党建服务站坚持将党员积分制管理融入党建网格化管理,各党小组把“改善农田环境、党员志愿监督”“工程质量监督”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网格“活起来”,党员“动起来”,增强了党组织的活力与凝聚力。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