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36座历史建筑、14.5米卷长 上理工退休老教师手绘国画献礼校庆

2018-11-2 12:42:16发布71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刘晓晶11月2日报道:仔仔细细勾勒的墙砖、浅浅淡淡渲染的绿树……随着国画长卷徐徐展开,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所有现存的36座沪江大学老建筑一一映入眼帘,以细致的笔触展现着学校的建筑之美。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这幅长卷是由上理工退休职工书画社完成的,他们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献礼今年的校庆。
图片说明:建于1935的大礼堂
以长卷助力文化传承
上理工退休职工书画社已经成立五年多了,书画社的退休老教师们每周一次聚集在学校教工之家,在交流书法、绘画技法的同时,也热心关注着学校的发展。“今年五月初,我们留意到‘校园可漫步、建筑可阅读、人文可触摸’的理念,学校工会退管办李帆老师建议我们进行校园历史建筑的创作,并进行了大力支持。”书画社副社长张德明介绍。
图片说明:大礼堂绘画版
从资料的收集整理、方案的确定到任务的分配及绘制完成历时近半年之久,国画长卷最终在10月25日创作、装裱完成。上面绘有军工路校区的36座历史建筑(含密氏校门),其中30座已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思晏堂、格致堂、思斐堂、思伊堂、怀德堂、东堂均按改(重)建前的原型进行绘画。
图片说明:始建于1928年的图书馆
“当时创作的时候我们就希望能赶上学校一百十二年校庆,现在终于及时完成了,想以长卷作为我们向校庆的献礼。”此次长卷的主创之一、高级实验师张德明感慨道:“以长卷助力学校的文化传承,我们都觉得很有意义,一是对弘扬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有帮助,二是我们书画社也将一个值得纪念的作品留给学校,以寄托我们退休人员对学校的感情。”
年纪最大的创造者已经83岁
36座历史建筑,14.5米的卷长,这对退休老教师们来说无疑是一项大工程。在13位书画社的主创成员中,年纪最大的社员已经83岁,最年轻也有70周岁。
图片说明:图书馆绘画版
上理工机械实验室退休教师陈凤真是主创之一,在这次的国画长卷的创作中,她负责了四幢小洋楼的绘制,“年纪大了,腿脚和眼睛都不太好使,有些照片上看不清的,我就去现场临摹,把细节拍下来,回去用放大镜照着看。”在陈凤真画的建筑中,每块砖都用笔细致地勾画了出来,每片瓦都清晰可见,“我是工科出身,之前画轴测图较多,自然有一些小细节不能漏掉。”
今年八十一岁的邵荫梅老师更是承担了八幅建筑的绘制,“我这也算是沉浸其中了,有的时候一画就是一上午,抬眼看表才发现都两点多了连午饭都没吃,更有时候发现画的不对劲,笔放到一旁就跑出去再看看建筑的细节,简直着迷的不得了。”在邵老师看来,每个线条都要认真对待:“特别是那个窗户,每一扇要缩的很小,线条想要画清楚就十分费力,我就先用尺子打稿再用毛笔轻轻描,每一扇都给它画清楚了。”
图片说明:上理工澳大利亚文化交流中心
由于是以长卷的形式来呈现,多个建筑画在一张之上,更是增加了难度,错一笔就都要重头来过。老同志们都小心翼翼地对待,光初稿就画好几遍才敢下笔。
将深厚感情融入笔触
事实上,对很多书画社的老教师们来说,这是头一回画建筑,机械学院退休教师贺金星说,“以往画画也都是以花鸟鱼虫为主,我还专门找了建筑类的画作来参考,琢磨怎么把它画得更好。”
图片说明:澳大利亚文化交流中心绘画版
绘画技巧上可能不是最专业的,但是退休教师们对于学校和老建筑的深厚感情,却让这幅国画长卷显得格外动人。从校办工厂退休的技术员王为珊已经82岁了,今年是她来到上理工的第60个年头,在长卷绘制分工时,她特意选择了第6宿舍。“1958年刚分配工作时我就住在这幢楼的三楼,住了整整二十年,从单身到组建家庭,可以说,最美好的青春就是在这幢楼里度过的,这幢楼的样子也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王为珊此前做过心脏手术,还是坚持完成了长卷的绘制工作:“我们见证并参与了学校的发展,小到一块砖,大到建筑的形态,每一笔都融入了我们对学校的感情。”
管理学院退休的金志奇老师主动承担了全卷的落款、题跋等有关文字的书写工作,他说:“我看到书画社这些七八十岁的老同志一笔一划的完成这些建筑绘制,真是太不容易了,他们对学校的深厚感情才支持他们的创作。我们学校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是十分宝贵的财富,通过长卷的绘制,让这些宝贝一目了然的展现在大家面前,是对学校文化传统的一种传承,也会让年轻人对学校产生更多的共鸣和感情。”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