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 立足长宁大局
2018-11-2 10:49:02发布59次查看
新形势下,国企转型怎么转?向哪转?这是十几年来多次被提及的话题,作为区国资委的负责人,今年我以大调研为抓手,深入了解国企党建和国企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听取来自企业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切实贯彻落实好各级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和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感到只有坚持党建引领、立足长宁大局,才能在推进国企转型发展中有方向、有办法。
打好国企党建基础是关键
我在调研九华集团天洲管理中心等企业时,企业负责人多次谈到党务工作者青黄不接的问题,我意识到国资系统需要自上而下建立一套基层党建标准化的工作模式,因此我们着重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抓阵地。抓阵地就是抓载体,国企党建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立足国企、走出国企、融入全区。为抓好国企党建的载体建设,我们联合新华街道、仙霞街道、两新组织、机关党工委等部门着力打造邻里中心、慧生活、颐养敬老院、智尚源、临空经济园区、虹桥艺术中心等6个党建实体阵地。二是抓标准。抓标准就是抓根本,今年我们召开12次征求意见专题会,制定形成了《关于加强区属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若干意见》7类20条,对组织建设、党的领导、组织生活、党员管理、党建阵地、基础台帐等逐一明确标准。三是抓示范。抓示范就是抓落实,我们通过开展53个支部达标创建活动,推进基层支部制度完善、领导有力、活动丰富、台账完整等标准化动作,打造一批基层党组织标杆。
与长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频共振”
国企转型发展怎么转?向哪转?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答案,但我始终坚信,长宁国企转型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就是立足长宁大局,要把自身优势与长宁的国际精品城区建设和两大战略紧密结合,落实好《长宁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融合发展,坚持将国企改革融入长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长宁当前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重要领域,我们制定了长宁城市发展运营企业转型发展、养老产业发展、新型社区商业综合服务体系发展、两网协同发展、时尚创意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组建等6个转型发展专项方案。
强化对接,构建企业与部门间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我带领相关企业主动上门、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多次调研商务委、绿化市容局、天山街道等部门、街道(镇),基本形成了国资系统上下联动、与部门横向合作的良好工作机制。
破除瓶颈,助推国企转型发展减轻包袱、轻装上阵。我们将调研的重点放在了二、三级企业,这些企业遗留问题多,最典型的就是存在很多关不掉的“僵尸企业”,对此,我们研究制定了《长宁区区属企业(集团)下属企业“锁定”实施细则》,对无法清算注销的企业由集团进行集中管理,并“锁定”资产债务,建立历史遗留问题与企业转型发展间的“隔离墙”。
让百姓共享“国企红利”
积极履行国企“三大责任”,切切实实为人民谋福利。
保重大工程。为迎接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的召开,永达市政、金鹿公司等企业职工们日夜奋战在道路养护、房屋立面提升和架空线入地等工程的一线。积极配合做好北横通道和15号线项目征收等工作。
保民生项目。在覆盖全区一半以上菜场的基础上,继续加快标准化菜场建设,今年又将新增诸安浜路和芙蓉江路菜市场,同时与深兰科技合作人工智能微菜场。努力打造国企养老品牌,目前正在推进颐养第一敬老院医养结合,与街道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开展合作,增加日间照护点、助餐、助浴等为老服务点。
保城市管理。推进南临空工贸小区城市更新、武夷路历史风貌区改造,两网协同厢房一体化点位改造、精品小区建设、老洋房保护、拆除违章违建等一批城市更新工程。
履行社会责任。在精准扶贫中结对62个深度贫困村,安排帮扶队伍、帮扶资金、帮扶物资,已与云南金平、绿春、红河三县签订帮扶协议。同时积极参与各类慈善公益事业,体现国企担当,让更多百姓共享“国企红利”。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