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石湖荡镇立足生态做“减法”
2018-11-2 9:15:58发布54次查看
坐拥三水汇流的“浦江之首”和多处生态涵养林,石湖荡镇作为松江及上海市域的生态要地,全镇生态保护区占镇域总面积的75%。良好的自然生态是石湖荡的核心资源、立镇之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石湖荡镇立足生态做起了“减法”:减掉污染企业、减掉环保隐患、减掉低效建设用地,以提升生态环境附加值。
这几天,石湖荡镇东夏村73岁的党员志愿者陆进贤很开心,原先他房屋隔壁的两个工厂,在镇村干部的努力协调下终于清拆完毕,他再也不用担心晚上睡不好觉了。“以前这两家企业是生产五金电器的,不仅会排出废气,还总是加班作业,噪声很大,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作息,附近村民意见很大。”陆进贤说。老陆是村里有名的“老娘舅”,因为两家企业废气排放、噪声污染的事,他曾经做了8年调解工作,村民们经常到村平安站找他吐槽,强烈要求企业停工。就在今年年初,得知镇里将开展二级水源保护区企业清拆工作,这两家企业也在名单内,老陆拍手称快:“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我们这里是上游河道浦江之首,这些污染企业排污达不到标准,必须要把它清拆掉。”
东夏村党总支书记陶力峰介绍,自2015年土地减量化工作开展以来,村里已经清拆了15家企业,拆后依据“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的原则,复垦种植水稻或公益林。“闵塔路这块地原先是家废塑料加工厂,因没有灌溉条件不适合种水稻,我们就结合‘美丽乡村创建’计划,将它作为东夏村党员先锋林,让党员认领树木,给村民打造休闲散步空间。”如今,小工厂已变为一片绿荫,草地上铺设了石板,方便村民散步。有村民笑称,先锋林开放的第一天,他们就脚踩石板一步一步走,数清了草地上共有360块石板,言语中满满的获得感。今年东夏村还积极开展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创建,力求打造“水清、岸绿、路洁、树齐、宅美”的宜居村庄。
石湖荡镇区域内河道较多,今年二级水源保护区内工业企业清拆涉及企业133家,占地1011亩,占全区清拆任务的近一半。时间紧、任务重,为完成这一目标,镇党委、政府自去年下半年起就早部署早启动,发放告知书讲政策,分组调摸理清底数,针对问题综合施策,依据评估给予补偿,依法、铁腕、稳妥地推进了整治、补偿和清拆工作,确保整体工作于今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
“尽管二级水源保护区内拆掉不少企业,但石湖荡镇还保留了104规划工业区块,我们在这些区块上盘活存量、腾笼换鸟,引入生态友好型的优质企业。”石湖荡镇副镇长沈巧英说,今年区块内共有二次开发项目8个,新增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而在项目储备上,工业区二期控规也正在编制中,不少科技型企业有意向入驻或计划扩建。目前,石湖荡已基本完成市级产业区块调整项目,共计调整企业67家,占地762亩,其中104地块、195地块将腾出土地384亩,厂房面积187741平方米,预计减少年能耗约4790吨标煤,减排约70吨废气、200吨废水。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