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话剧《生命行歌》入选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改革开放40年”展演板块,10月29日-31日,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公演。
10月31日晚上,这部取材自金山“爱的港湾”团队的话剧,本轮演出圆满落幕。
区委书记赵卫星现场观看演出,并赋诗一首:“精彩人生千千万,生死归途总相似。向死而生见豪迈,终点陪护最大爱。”为本轮演出划上圆满的句号。
据悉,这部国内首部关注“临终关怀”的现实主义题材的话剧,早在今年6月就进行了预演,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引发了对死亡质量和生命尊严的探讨。
话剧以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爱的港湾”舒缓疗护团队为原型,由前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一级导演査明哲执导,著名表演艺术家刘子枫领衔主演,讲述了5个不同社会阶层和生活阅历的老人在一个安宁病房发生的故事。
该剧通过护士嘟嘟的工作日志,讲述了安宁病房里每一位长者看似平凡却又曲折动人、拨动心弦的生命故事——
○终身执教、孤独一生的陈阿公,入院时大发雷霆、拒绝“止痛”治疗,念念在口的是:我要“体面”地去见一个人;
○不愿拖累小辈、欲求速死的吴老伯,曾是一位在战场上九死一生的志愿军战士;
○曾经是评弹演员的黄阿婆,如今记忆丧失、只能断断续续想起几句唱词;
○绝症在身却整日喊着“我要回家”帮老妻干活、开粉丝汤店的许老伯;
○深陷“报应”恐惧、要用1000万元为自己置办大块墓地的高总……
话剧演绎了一个个当生命面临最后一公里时候的涵盖生理、情感、社会等各方面的人生故事。
此外,《生命行歌》老、中、青三代演员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该剧的理解及热爱。80岁高龄的著名演员刘子枫在第一时间就接受了演出的邀请。参演《生命行歌》这样一部题材特殊、极具现实意义的话剧,对于他来说,非但没有忌讳,反倒显得极为豁达。
刘子枫
坦言将来愿意接受安宁疗护,免受过多的心灵与身体的磨难,实现体面的“尊严死”。他也希望通过这部剧可以身体力行引领观众、社会来正确认识安宁疗护,正确地看待生死。他的感性发言对这部戏饱含着深情和热爱。
刘婉玲
话剧中饰演洪护士长,则表达了剧中人物带给她的感动:“我在剧中扮演洪护士长,陪伴那些临近生命终点的人,这个工作最大的魅力就是洪护士本人的善良特性,令我感悟最深的就是那些白衣天使们,她们进行临终陪伴时的所有行为深深地感动我。”
胡可女
话剧中饰演女护士嘟嘟,则从90后年轻人的视角表达了她对剧中人物的理解:“虽然我也有过困惑,虽然我也感到矛盾,但是我会一直坚守在这里,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她面临的环境给了她很大的压力,一方面是家庭,一方面是事业,不管困难有多大,她都能一直坚持下去。”
虽然谈论生死的话题很沉重,但看一部好戏却可让我们释怀、让我们坦然让我们从容地面对人生“一岁一枯荣”的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