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嗲额!首批上海弄堂本帮餐厅!老底子人一吃就是28年!

2018-11-1 5:20:27发布74次查看
  上海有多少条弄堂,
仿佛就有多少本帮菜,
随着日新月异,岁月更迭,
不少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店逐渐消失殆尽,
海派本帮菜领军者保罗酒家的强老头已去;
上海滩第一面的阿娘面馆的阿娘也不在了;
就连阿拉熟悉的昌里路、肇周路、古羊路……
这些美食街也已整顿拆迁,
上海的老味道似乎在慢慢变少,
但永远停不住阿拉追随老米道的脚步
……
犹如散落在弄堂里的遗珠,
哪怕巷子再长再深,
依旧隐藏不住光芒,
“翠亭酒家”就是上海典型的老派弄堂餐厅!
它隐藏在繁华的南京路步行街后面小巷里
……
1
上海首批家庭式本帮菜老字号
拥有一个 、两个 的弄堂餐厅
在繁华的南京路步行街,有一条小巷,看似格格不入,实则美食云集,包括阿拉熟悉的德兴馆、邵万生都在这里。
这里是山西南路,不远处的绿色独栋小楼便是翠亭酒家,一共4层,只有两层对外开放接待客人,是老板 用自家的楼房改造而成,低调的开了28年。
一边是人流量超大的热闹步行街,一边是气定神闲老字号云集的小巷,老饕们总能轻易的穿越层层人流,轻车熟路的来这里吃一顿家常便饭。
荣登2018上海必吃榜
翠亭酒家荣登上了2018上海必吃榜,很多老饕们一吃就是几十年,加上地理位置的优势,更是吸引很多慕名来的外地游客。
:四大弄堂餐厅之一
说起它的江湖地位,更是响亮,翠亭酒家于1990年开业至今,是上海首批家庭式弄堂餐厅,上海四大弄堂餐厅中,它占一席,与兰心餐厅、永安大饭店、我家餐厅并驾齐驱。
:菜单上的3分之一菜被砍掉
专注做本帮菜28年,翻开菜单依然能看到满满的本帮菜映入眼帘,可这已是被砍掉了3分之一后的菜单了。
老饕们以前常爱吃的香炸肘骨等等,现在都没有了,用老板娘迟洁的话说,太多菜了也根本忙不过来,减少也是为了精益求精。
:留了3分之一的座位给游客
店里还特意留了3分之一的位置给新客,要不然老饕们来习惯了,光是预定的位置都是每天爆满,新客人根本吃不到。
2
开了28年,徐峥导演吃了18年
跨界圈粉,明星都来吃
看似低调的存在,凭借一手好厨艺,圈粉无数老底子上海人,包括演艺圈里,就连徐峥导演也经常过来,一吃就是18年 !
3
被客人要求放在菜单里的头牌菜
站台王:网竹鲈鱼
魔菌进店发现,每张桌子上客人都点了一份“网竹鲈鱼”!据老板娘说,很多客人都是冲这道菜来的,已然成为店里的活招 牌。
原本这道菜是老板娘一家做来自己吃的,没放在菜单里,谁料客人撞见,尝试过一次后便强烈要求加在菜单里,至此,这道头牌菜供不应求。
网竹鲈鱼,需剔骨、提前腌制,再烤制,整哥过程耗时一整天,因制作繁复,耗时太大,每天都是限量供应!
以前每天限量40份,然而根本满足不了众多慕名前来的客人,只好加量到每天供应60~80份,卖完就没有了,想吃都要早点去。
鱼皮薄而透,雪白的鱼肉,一口鲜上天!吃的时候会发现一根刺都没有,鱼被处理得很干净细心。
魅惑撩人的腐乳汁烧虾
每一只虾都去了手足,坦露着白里透红的肉质,吃起来更加方便,也更容易入味。
红烧的做法,基尾虾都浸足了腐乳的酱汁,带着点甜味,很符合阿拉上海人的口味,q弹的肉质,就差在齿间上蹿下跳了。
胖fufu的三鲜鱼面筋
用青菜、木耳、胡萝卜与鱼面筋一起炒制,口感偏清爽型,这道菜在店里的人气一直居高不下,强烈pick!
鱼面筋滑嫩,内馅是用青鱼的肉质和成的泥状,咬开就能吃到鲜嫩的鱼肉,细腻如绵,水准之上的味道。
打头阵的开胃菜白切鸡
很传统的一道白切鸡,符合本地人口味,与广式的白切鸡相比,口感也不一样,它的肉质嫩而无渣感,用来当店里的开胃菜,实属高招!
搭配的酱油不会很咸,葱花在酱汁里提鲜,鸡肉吃起来有种吃蟹肉棒的感觉,丝丝缕缕的,异常鲜甜。
小辰光姆妈米道的土豆色拉
除了热菜,店里的冷菜也是一绝!土豆色拉更是店里排名第二的冷菜,人气仅次于网竹鲈鱼!
爽口不腻几乎是它的特点,土豆,荷兰豆,玉米粒,红肠,沙拉酱,还得冰冻了再吃,奶香非常浓,绝对是阿拉小时候吃的米道!
藏了海参的海鲜豆腐煲
这就是些最平常不过的家常美味,
不需要太精致的摆盘,
也无需太多花哨的进口香料,
阿拉却从小吃到大,百吃不厌,
哪怕是再过五年、十年、几十年,
阿拉也独爱这份本帮的米道
……
上海必吃本帮菜:翠亭酒家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