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周二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周宏教授在小礼堂为徐汇中学全体高三同学做作文写作指导讲座。
周宏教授从高中生写作文存在的三大问题议起,结合今年高考作文“被需要”,简洁明了地从抓住材料中关键词、论述点和论题三方面帮助我们正确审题。带着“如何对待+论题+限制条件”的问题来读懂材料,多反问自己“论题真的全对吗?有不足吗?如果把条件变一变呢?”,使文章的层次上一个台阶,来克服大多数同学语言表达平平的缺陷。
“满分作文也可以存在缺点”的理念赢得大家普遍认可。每个人对题目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可能想到老师都没有想到的思路,应当鼓励而不是苛刻。周教授提出,评分不苛刻才能鼓励学生在写作上有所提升。“苛求完美,是不对的。完美,是完了才美。”学生在写作中,应有自我超越境界。是否有更高层次的作文、是否带有思辨角度看待问题的作文,更能体现学生的思考境界高低。
周教授指出,题目所给材料往往有它的合理性和片面性。就像“不进则退”这一俗语,如果前进的方向是错误的,“不进”相较于其他“进”的人也是一种“进”。由此,任何看似正确的定理,如果改变特定的前提条件下就是错误的的。我们应带着同样的思路,来把我们文章的论点说清楚、说明白、说准确。否则,我们的作文将失之宽泛。
最后,在学生提问互动环节中,面对同学的困惑,周教授指出,我们应打破“如何使文章立意高”这一传统思维。结尾拔高立意,往往是文章说假话、空话的缘由。我们应当考虑从主观、客观、历史、文化、科学等因素论述观点,使文章论述多层次。此外,议论文≠例证文。例证法只是我们为了使文章更具说服力的常用手段。
周宏教授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表情调动在场同学的积极性,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受益匪浅的讲座。相信各位高三同学能通过本次讲座对高考作文写作有所感悟,期待几个月后同学们的成果。
(责编:郑静洁;摄影:丁磊;责审: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