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松江品牌”呼之欲出
2018-10-30 13:16:58发布50次查看
健康小屋、健康步道、健康彩绘墙、24小时生肖养生法、生命通道……走进岳阳街道西新桥社区,健康元素随处可见。得益于全国健康促进区试点项目的建设,我区自去年4月着手狠抓健康细胞建设,推动健康服务落地。如今,已建成包括西新桥社区在内的健康社区104个,以家庭医生服务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健康社区与健康医院融合推进的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健康城市“松江品牌”呼之欲出。
家庭医生遍布社区
采访中,居民们告诉记者,家庭医生坐诊社区,家门口看诊开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人手一本健康记录册,每月一次健康评估,地段医生深入社区提供用药指导,制定“一对一”个性化健康方案等,健康医院就这样开进了社区。
岳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沈慧医生是西新桥社区的健康指导医生,每周二上午8时,她都会准时出现在社区健康小屋,为社区居民看诊开方。患者看诊开方在家门口,配药也不用出社区。岳阳街道各社区都有就近的志愿者服务站,服务站与社区医院对接,通常情况下,健康指导医生上午到社区服务站看诊,中午回医院按方开药,下午志愿者便把药物送到患者手中。居民们说,正是社区与医院的联动方便了他们看病就诊。
除了看诊、配药外,闲暇时与居民们聊聊健康,了解大家的健康需求,收集、分析社区的健康风险因素,并及时向健康项目促进工作小组反映,商定优先干预项目,这些都是沈慧医生坐诊西新桥社区要做的事。一来二去,她对西新桥社区的了解增多了,与居民的距离拉近了,平时社区开展健康话题讨论、健康菜分享制作都少不得邀请她,只要时间允许,她都尽量参加。
如今,像沈慧医生一样走进社区服务居民,与居民紧密互动的家庭医生遍布全区104个健康社区。自全国健康促进区试点项目启动以来,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依托家庭医生签约管理、健康档案,开展社区健康诊断,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生活理念的健康社区与健康医院融合推进项目便得以有序运行。
健康元素随处可见
健康社区的探索发展离不开以家庭医生服务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的健康医院支持,也离不开社区健康自管小组的可持续发展助力。目前,我区活跃的健康自管小组有400余个,先后有3万余名社区居民参与小组学习和培训。
西新桥社区的健康自管小组成立于2004年,是我区最早的健康自管小组。设计控油控盐记录表,自编养身穴位操、健骨操、太极拳,开展邻里健康菜分享制作,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学习……小组自发牵头组织丰富多彩的健康活动,目的就在于引导社区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升社区健康水平和居民健康素养。西新桥健康自管小组“元老”吴新镛说,他是小组从无到有、从起步到成熟的亲历者,也是社区健康面貌焕然一新的见证人。“早晚出门锻炼身体的人多了,健康话题的热度明显上升了,社区的健康设备越来越完善了。”吴新镛老人感受到的这些变化得益于社区大力支持健康环境建设。
针对老社区、老龄化的“双老”特点,西新桥社区在实施改造小区环境、改善居民供水和社区安全工程的基础上,特别加强了支持健康的环境建设。约1000米的健康步道便利了社区居民健步走,步道两边设置的健康知识宣传牌方便了居民边走边学;社区图书阅览室内1300多册书籍中有近800册与健康有关,健康学习氛围日渐浓厚;此外,健康小屋还添设了多功能体质健康测试仪,方便居民随时监测自身健康状况。令人佩服的是,以老年人为主力军的健康自管小组每月还编印一期《健康文摘》,社区居民赞其不仅便于传阅,有助于大家温故知新、常学常新,还能有效提高知晓率,扩大教育范围,营造良好的健康氛围。
上个月,健康社区与健康医院融合发展作为我区全国健康促进区试点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接受了市级评审,看得见的成效令人称道。接下来,我区将以全国健康促进区试点项目建设国家评审为契机,查漏补缺,继续抓好健康细胞建设,推进健康社区与健康医院融合发展,提升社区健康水平,为健康城市“松江品牌”贡献力量。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