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他在上海修古画 这位“85后”摇滚青年曾搬过18次家

2018-10-30 0:00:34发布61次查看
  没上过大学却能给复旦学生讲课,摇滚青年亦是古画修复高手,这些看似反差极大或难以想象的事,真实发生在一位“85后”——郑晖的身上。
出生宣纸制造世家,自幼热爱艺术尤喜国画,16岁踏上艰辛学徒路,20岁来沪创业至今总共搬了18次家,郑晖终凭借坚持与对艺术的爱,在上海站稳脚跟,更将自己的展览讲座开到了海外。
古画修复是一门古老的技艺,涵盖书法、绘画、字画鉴定、纸张、印章、丝绢等众多技艺于一身,需要极高的天赋和精湛的手艺,能与古画修复“结缘”,年轻的郑晖无疑是个幸运儿,能守护并传承这门技艺,拥有近18年“艺龄”的郑晖更觉得自己责无旁贷。
图片说明:中国宣纸之乡——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图片来源网络)
宣纸之乡走出小学徒
郑晖出生在中国宣纸之乡——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面对宣纸他早已司空见惯,因为常常有书画大师往来乡间,他对大师们留在纸上的画作或文字着了迷。
16岁那年他毅然放弃学业,经宣纸大师周乃空指引,投入装裱名家王建高门下,正式开始古画修复、字画装裱、鉴定和绘画的学习。
说是学习,却更像古时候的学徒。聊起自己学艺的开端,郑晖认为并不那么一帆风顺:“学徒就是打杂,帮师傅带孩子、洗衣服烧饭都是有的,真正的学习却很少。”郑晖说:“师傅从来不会主动教什么,他在做,我就在一旁看,有什么不懂问师傅,他才会讲解。”
图片说明:古画修复的学徒路并不好走
作为家中独子,郑晖一开始面对什么也学不到的窘境充满了不适与茫然,他给家里打电话,父亲却要他扛下来,父亲告诉他:“安徽人重手艺”“你敢回家,就打断你的腿”。尽管郑晖知道父亲的“威胁”毫无杀伤力,却也从中体会到家人的支持与良苦用心,很快,勤奋好学的郑晖适应了学徒节奏,师傅也渐渐把绘画、修复的工作交给到他。
学历重要,经验也很重要。学徒时,见识的大师画作更多了,每每浏览这些画作或与其“亲密接触”,郑晖就越觉得绘画与修复古画充满了乐趣。熟能生巧又天赋甚高,郑晖练就了从背面就能判断这幅画出自谁人之手的本领,也逐渐在圈内积累了一定口碑。郑晖说:“接触古画修复和绘画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获得认可更让我信心倍增,仿佛有个声音对我说:‘你该把这个做下去。’”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