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是爱国月,长宁实验小学四(4)中队阅读沙龙计划开展“读三毛系列故事”等读书爱国的活动,并于10月20日集体前往张乐平——三毛之父故居参观,进一步了解三毛的来历以及张乐平先生的三毛人物形象的创作过程。
活动集体绿色出行,由阅读沙龙的会长及副会长提前设计交通路线。10月20日上午9:30,家长和同学们来到威宁路2号线地铁站,再转7号线常熟路站下,步行到达五原路288弄张乐平故居。秋风送爽,同学们带着对张乐平先生创作生活的好奇和对“三毛”的热爱开始了参观活动。五原路288弄3号,一幢英式小洋楼,这里是三毛之父张乐平先生的故居,建于20世纪30年代,建筑面积244平方米,为假三层近代里弄式花园洋房。
张乐平(1910-1992),浙江海盐人,中国著名漫画家,1950年6月至1992年9月在此居住,期间创作了大量漫画、国画、年画、速写和彩墨画等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故居修缮后总共有两层,一楼大概有四五个小房间,基本都是生平介绍和作品展览,二楼则完好保留了房间的旧貌。
一楼展厅展示了朋友眼中的张乐平,墙上满满的留言贴,以漫画或文字的形式,寄托着中外读者对于张乐平先生的崇敬与怀念。同学们在二楼过道,被精彩的三毛系列故事、动画片吸引,聚精会神地欣赏。
二楼复原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张乐平居住时的原貌。以张乐平的人生经历与艺术创作为线索,共有三间房间,包括画室、主卧、子女房间等,南北各有一个阳台。同学们最喜欢这里的画室,正是在这间画室里,张乐平先生创作了《三毛翻身记》、《三毛迎解放》、《三毛今昔》等作品。
故居卧室的墙上挂着一面鲜红的少先队队旗,是1985年三毛诞生五十周年之际,孩子们送给张乐平老先生的,这面旗子就一直挂在他床前的墙壁上。
同学们来到张乐平子女的房间,也兼用作饭厅。了解到1989年4月,以“三毛”为笔名的台湾著名女作家陈懋平千里来沪认张乐平作义父时,曾经居住在这间屋子里,墙上至今挂着两人的合照,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张乐平晚年亦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倾注了很大的热情。
参观的过程中有不少同学感叹三毛在旧中国时期悲惨的生活,也为张乐平爷爷笔下机智的三毛喝彩。本次活动中同学们还认识了老上海的里弄式花园洋房,这是个意外的收获。同学们对上海老建筑的美表现出文化认同感。
为了更好的体会本次活动,阅读计划邀请每位同学都写出自己的心得及观后感。这次阅读沙龙活动使同学们对当下的幸福生活倍加珍惜,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更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