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切实增强区域内居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上,石泉路街道如何结合实际,积极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全力推动石泉各项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日前,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石泉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宋胜利。
问: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政治判断,提出了新要求、新思路,新方向,石泉路街道将如何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把握好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
答:石泉路街道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区委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强化责任显担当狠抓落实勇争先。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领导班子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带头宣讲、带头贯彻。街道要在不同层面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贯彻活动,按照区委“有主题、有讨论、有共识”的要求,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切实做到入脑、入心、入行。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根据市委和区委的要求,街道全体干部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仔细听、认真记、精心理、细心想,把社区存在的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收上来、理出来。目前,石泉路街道共组织调研活动1007次,覆盖12006户,17575人次。收到建议意见5437件,梳理合并为380条;承办问题512个,已解决504个,解决率达98.44%。下一步,街道将加强对调研反映问题的梳理,加强对调研反映问题的研究,及时形成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解决清单和制度清单,确保大调研取得成效。
狠抓基层党建责任制有效落实。要更加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增强抓党建的主业意识,主动谋划、深入调研、亲自督导,确保中央精神、市委要求和区委部署在本街道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着力推进“美丽家园”建设。随着“无违”创建工作的完成,街道已进入“后拆违阶段”,街道将把工作重心从“拆”转移到“建、管、美”上面,引入社区规划师,按照基础型、提升型、精品型三类,逐个小区、逐条马路、逐个街区进行系统设计,有序开展“美丽家园”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工作。
问:石泉路街道有很多老小区,老龄化现象严重,在切实提升社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上,我们还有哪些短板和问题亟待解决?
答:石泉街道属于居住密集型的老城区,老龄化程度较高,养老床位、养老设施、为老服务资源匮乏。
面对严峻挑战,街道根据区委、区政府网格片区工作格局,探索构建15分钟综合管理与服务圈,布局镇坪、管弄、兰田3个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片区,分批推进片区综合管理与服务中心建设。石泉兰田片区作为石泉三个片区的先行试点,提供综合为老、党建群团、托养照料、休闲娱乐等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1公里。管弄片、镇坪片的片区中心也已在规划建设中,将陆续与石泉居民见面。
问:十届区委五次全会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标准管理”目标,石泉路街道将在哪些方面重点落实?
答:石泉路街道将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做好经济发展、城市管理、民生稳定等各项重点工作,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
从党建带动安商稳商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和党建指导员的平台优势,全面推行党建指导员进楼宇、进园区,以大调研为契机,全面排查驻区企业和社会组织,以党建为抓手,加强对驻区企业等两新组织的服务;以对接服务为切入口,进一步掌握企业经营情况,会同区职能部门做好专项服务与指导;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商会工作,强化商会与社区之间的联动沟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实现和维护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以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构建党建引领下充满活力的基层自治共治格局。完善网格片区中心建设。街道设立的3个片区管理中心将在力量下沉的基础上,做好提质增效工作。建设“一厅一堂”。在每个居委会打造个性化的居民会客厅和议事堂,通过空间融合,积极发动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在自治议题设置、项目形成、诉求回应上拓展一条新路。
着力加强社区精细化管理。编制街道15分钟生活圈规划。结合《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争取区规土局资源,联合上海城市设计规划院,完成社区15分钟生活圈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为街道下一步发展奠定基调和方向。推进“智联普陀”建设。街道在镇坪片区试点开展“智联普陀城市大脑”平台建设,全区域、全时段、全要素采集基础数据,通过实时分析和判断,“城市大脑”调配管理力量赶赴现场,及时处置,破解城市管理中的各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