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行,我们在探索中成长 ——记子长学校“基于协同学习的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教学研讨活动
2018-10-24 0:00:00发布88次查看
秋韵荡漾,金桂飘香。2018年10月19日,子长学校开展了“基于协同学习的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教学研讨活动。这次活动中,著名学者佐藤学教授、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瞿志军、普陀区教育学院杨杰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沈晓敏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于莉莉博士、普陀区教育学院的教学专家,以及来自北京丰台八中、绍兴秀水小学、苏州蠡口中学、苏州草桥中学、苏州相城经济开发区澄阳小学、太仓沙溪实验中学、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等学习共同体的同仁们和昆明干部团队,一同参与了此次研讨活动。
上午,全校第二、三节课按照课表全部公开,涉及所有年级、所有学科,呈现了我校中、小学生协同学习的课堂状态。佐藤学教授和来访的学习共同体专家,对子长这个“学习共同体学校”进行了高度肯定。子长学校从最初只有四位老师参与共同体教学改革,到如今全校课堂公开,是子长师生十年努力的结果。这也给来自各省市正在创建学习共同体学校的同仁们以信心和勇气。
下午第一节,全体教师观摩了一节初中的生命科学课和一节小学美术课。美术课上,李怡乐老师带领二年级的小朋友了解了“对称剪纸”的方法。二年级的小朋友虽然第一次四人小组合作,但秩序井然,而且兴致盎然,不仅能够运用学过的纹样构思出一只只可爱的小狗,还能说出其中代表的寓意,不禁让在坐的老师连连称赞。生命科学课上,沈纯老师通过桌子、椅子和隔离带等常见的物品模拟了尿液在肾脏中的形成、吸收和排出的过程。之后在小组活动中,各组同学分别模拟了尿液中的元素如血细胞、尿素、葡萄糖和水等物质通过肾脏的过程。小组同学边讨论边演示,对尿液的形成有了更加详细、直观的认识。
研讨课结束后,全体老师和来宾一起进行了教学研讨。
宁波海曙外国语学校的一位老师用三句话来评价我校协同学习的课堂:挑战性问题设计得好、学生合作状态好、老师引导得好。
华东师大的沈晓敏教授,作为跟子长合作数十年的指导专家,见证了子长多年以来的变化,并从学生间的交流、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作为观察员的教师点评等角度,充分肯定了子长的成长。
佐藤学教授对本次来访所感受到的子长师生的成长表示震惊,对美术课上师生的互动和生命科学课上体现出的探究精神进行了高度评价。当然,佐藤学教授也对低年段如何通过创设更合适的学习环境,从而更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提出了建议,并寄予厚望。接着,佐藤学教授还做了一场讲座,让老师们对“学习共同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创建“学习共同体学校”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杨杰院长认为,佐藤学教授提倡的创建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改革,体现的不仅仅是智慧、技巧,更是一种对教育的爱。杨院长对子长十年的坚持表示称赞,对十年来子长所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他认为,今天的子长已经逐渐从青涩走向成熟。
当然,对于创建学习共同体,我们仍然在路上,但子长师生会共同努力,继续前行!
普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