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区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成效喜人

2018-10-23 16:36:00发布78次查看

在长宁区,“垃圾分类进校园”不仅深入课堂,从校内到校外,已覆盖区内所有中小幼学生。2018年秋季开学第一课就是如何学好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从识别分类垃圾桶开始
在长宁实验小学,校园各个角落专门摆放了4种不同颜色的分类小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分类要求。五个年级分别有课程安排:
一年级孩子结合畅学编程,以编程形式创编“垃圾分类”小故事;二年级同学以“垃圾分类”编写环保儿歌;三年级学生利用信息课知识,绘制科技小报,介绍垃圾分类;四年级同学以美术课上所学的四格漫画,展现垃圾分类环保理念;五年级同学则以小组合作,走进长宁凌空地区办公楼,比较德国、日本严谨的垃圾分类条款,了解实行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制作“小区垃圾分类现状和建议”PPT,献计献策。
垃圾分类不流于形式,责任落实到人
虹桥中学六年级新生进校,第一次年级大会上就接受垃圾分类培训。每位同学不仅要学唱环保分类歌曲《地球是我们的家》,在校午餐还要避免浪费,体验学习厨余垃圾制肥、环保酵素制作等。校方鼓励学生将厨余垃圾制肥。利用午餐的餐余垃圾,制作成生物有机肥料,不仅减少了在校午餐的浪费,推广“节约食物、变废为宝”的理念,尝试厨余垃圾制肥、参与环保酵素制作的过程中,还与科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密切关联。面对新中考,初中生还可将自己参与垃圾分类、环保研究的心得,写入学生综合评价。
虹桥中学每个班级中都设有垃圾分类志愿者,专门负责垃圾分类;每个教室放3个垃圾桶,做好分类标签。学校还调整了垃圾投放相关规定:每天对垃圾分类投放时间控制,在3个固定时间段开放——早晨7点半到7点40分、中午12点到12点半、下午5点到5点半,其他时间垃圾房锁起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垃圾投放时段,专门有值勤同学在垃圾投放点,对每个班级投放垃圾分类情况检查、登记。
天二小学也建立了垃圾分类责任人制度:办公室由室长负责,教室由班主任带领卫生员负责落实学校垃圾分类活动。“假日小队”开展校外垃圾分类实践互动,结合“快乐劳动我能行”家校共育活动,开展“小手牵大手”家庭垃圾分类体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垃圾分类不仅从我做起,还研究课题献计献策
市三女中的学生通过调研,发现学校打印间和教务处是使用墨盒和电池频率最高的办公区。对此,学生设立了专门的回收箱,对有害垃圾等废弃物分类管理;延安中学高中生以垃圾分类环保志愿者,走进商场,实地调查研究垃圾分类新办法,从中学生视角,开展垃圾分类课题研究。
从垃圾分类海报设计,到绿色环保DIY竞赛;从垃圾分类日志征集,到“我环保我美丽”时装秀,长宁区“垃圾分类进校园”覆盖了中小幼各年级。最新修订的《长宁区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根据上海市统一的四分类方法,针对学生不同认知能力提出不同学习要求,设计了难易度不同的两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以小学版和中学版向全区中小学新入学年级统一发放。
“垃圾分类不仅从我做起”,学生们从自我学习垃圾分类,以“小手牵大手”向家长和社区宣传,实地调查开展课题研究,为垃圾分类献计献策。上学期,法华镇路第三小学学生创编的节目“未来新能源垃圾处理中心的创想”,在上海市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活动中崭露头角;玉屏南路小学学生吴涵月的作品“未来智能垃圾分类机”,在“明日科技之星”科学幻想画版块中获得一等奖。怎样的垃圾桶能激发市民积极性?江苏路第五小学学生发明的“垃圾分类研究与分类垃圾桶设计”、愚园路第一小学向红分校学生设计的“具有激励功能的智能语音分类识别垃圾箱”已基本成型,计划申报新一轮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垃圾分类进校园中,小小志愿者收获的不只是一份份颇有特色的作品或成绩,绿色环保理念根植于心中,增强了低碳减排的社会责任。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自主精神。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