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看得到的历史 细数新泾镇的历史印记

2018-10-24 13:35:13发布93次查看
  阿拉长宁的新泾镇不仅是上海现代招商引资的重要区域,更是承载着上海多年历史的一座古镇,不仅拥有美轮美奂的颜值,还沉淀了一些历史的遗痕....快跟着小编一起认识下吧!
息焉堂
息焉堂位于哈密路1115弄1号,在可乐路的南面,新泾港西岸,地属新泾镇马家桥村,是上海唯一一座采用拜占式穹顶设计的教堂,也是一座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教堂。
著名设计师潘世义本人是基督教路德派,曾设计过南通狼山圣母堂、青浦南门泰天桥天主堂等建筑。他会同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共同设计。
1929年由天主教徒马相伯、何敬忠、章显庭、朱孔家等人发起筹建。1929年5月开始息焉堂的设计,到1931年8月29日落成开放。
息焉堂采用早期基督教用於濒葬纪念性小礼堂的单厅式布局。平面为正十字型,中厅直接连接东面临河的半圆型圣坛,四角是四根束椎上承帆拱和穹顶,穹顶底部密排16个尖圈窗洞,光线漫入时穹顶宛若漂浮在空中。教堂外形坚固敦厚,墙面用水泥砂浆紧平后,用淡黄色鱼鳞纹装饰。圆顶外表以铜板装饰,为留出窗框而折成花瓣状。年久氧化后表面成蓝绿色。主体西北角设有一座独立的钟塔,高20米,教堂入口和钟塔的窗都采用歌特式尖圈造型。公墓教堂北面钟塔内有大钟塔一座,内有铜钟4只,鸣时传闻10里。圣堂建设面积239平方米,教堂圆形屋顶呈曲波形,顶高10米。
教堂外的墓地,墓区内14个高似真人大小的铜铸耶稣受难像。
由哈密路经过公墓桥,越过新泾港进入墓区,公墓大门的门首有马相伯的手书“息焉公墓”四个大字的横额,门楼西有“上天之门”的横额。
在教堂外面的大片空地,原是4000平方米的墓地。教堂对面的教友之家原是教堂工作人员以及守墓人的住所。在文革期间,公墓遭到全面的毁坏,只剩下教堂、钟塔和教友之家的建筑物。其余部分于1968年改作新泾中学校舍,部分于1974年改作上海动物园的动物繁殖场和繁殖场的物料仓库。
2008年4月5日,教堂略加修饰后重新开放,这一天由教区的金鲁贤主教主持了感恩祭,另有十九位神父共祭,附近有1000位教友参加了复堂仪式。
野鸡墩(虞姬墩)
座落在努力行政村姚家宅自然村北首靠近苏州河南边的地方,对江北面有个土墩,原名虞姬墩。传说是虞姬娘娘自别霸王之后就退到长江以南与她两个姐妹一起在此抵抗汉军,曾打过几次胜仗,后终因寡不敌众而告失败。
当地村民被虞姬三姐妹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于是将其尸首及穿戴的衣帽及武器等物筑起一个大墓。高20米,长宽近100米,将三姐妹合葬于此,称为虞姬墩(在1958年该处尚存虞姬的墓碑)。
后因此墩无人打理,杂草丛生,成了野鸡的棲生之地,老百姓慢慢地将此墩改称为“野鸡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诗人沈学渊曾作诗曰“汉殿秋风雌雉啼,江东杯土拜虞兮,项刘不是争墩客,谁把墩名误野鸡”,因此“野鸡墩”流传至今。
文革后上海重新修建的虞姬庙,规模虽不如从前,但依旧坐南朝北,庙门口的老银杏也一直陪伴在侧。
美国教会医院(空军108医院)
美国教会医院位于哈密路1713号,在1929年由美国基督教复临安息会创建,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教会医院的大门开在哈密路上,四周有新泾港,金家浜及夏家浜三条河流围绕,自然环境可谓得天独厚,院内绿树成荫,花草遍地,医院大楼及办公大楼掩没在绿色的大自然中。
医院大门是铁浇铸而成,上有图案纹样,还有箭刺和装饰,可防止有人攀爬,大门宽约6米许,分左右两扇,下面埋有轨道,看似沉重,但开启十分方便。
在进园的大路上,向南就是教堂,这是基督教们做礼拜的圣地。白色的汰石子大门框里是二扇厚重的水曲柳的里开门。带有教堂特有的尖拱门,窗都是园形尖顶的形状。教堂南端有一沐浴净身的池。据说教徒在祈祷前先得在这里沐浴净身,教堂建筑面积有450平方米,可容纳400人祷告。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