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春卷蒸饺慕斯都用土豆做
东方网10月23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除了酸辣土豆丝、薯条等传统吃法,马铃薯还能怎么吃?上海交通大学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就将马铃薯的吃法翻出了新花样。从花卷馒头、面条、油条、蒸饺等面点,到面包、曲奇、月饼、慕斯等甜品,甚至饮品都以马铃薯原料。这是上海交大对接国家马铃薯主食化战略,通过不断实践、共同创新、因地制宜打造而成的系列成果。
“一个土豆的维生素c含量相当于10个苹果。”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王正武教授组建了一支专门从事薯类及杂粮主食化为特色的现代食品加工研究团队,在薯类淀粉和功能因子性质、加工、保鲜与储藏的基础理论及产业化领域有丰富的研究经验。“马铃薯营养组成丰富,目前我国虽然马铃薯产量已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马铃薯人均食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王正武教授告诉记者,在市农委、市科委支持下,他与上海市马铃薯产业联盟企业、其他相关科研单位一起,带领团队成员共同开发出了一条健康的、本土化的马铃薯主食化新路径,使得马铃薯原料能够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添加各类主食化产品中,并解决了开发中的食品质构劣变、风味不佳、产品成型困难、加工方式陈旧、产品易掺假或营养功能性差等技术难题。
据了解,该中心已经开发了近40个具有鲜明上海特色的产品,包括生鲜面、乌冬面、馒头、年糕、花卷、发糕、包子、蒸饺、汤团、慕斯、泡芙、芝士蛋糕、抹茶蛋糕、雪月饼、绿豆糕、酥饼类、清明果、铜锣烧、马铃薯面包、粗粮饮料等,申请了20多项发明专利。
据介绍,今后团队将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及发酵工程等现代科技手段,持续改良马铃薯种薯的质量与产量、改善相关产品的风味与口感,使之具有更为良好的加工性能,并对马铃薯所蕴含的天然植物成分和功能因子的深入研究,用科技助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