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崇明党政代表团赴临沧市考察沪滇扶贫协作工作

2018-10-22 13:02:36发布68次查看

据崇明区消息:10月14日至17日,区委书记唐海龙率崇明党政代表团深入云南省临沧市8县(区)的村寨、企业,走访看望贫困户,察看沪滇扶贫协作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听取当地干部群众对做好扶贫协作工作的意见建议,努力形成两地携手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更大合力。
  15日,代表团马不停蹄,驱车近5个小时,赶到镇康县凤尾镇小水井村。小水井村是镇康县2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国办系统管理扶贫对象191户755人,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80人。唐海龙认真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详细了解沪滇扶贫协作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及脱贫实效。村干部说,通过扶贫协作,村里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把贫困户纳入合作社,受益贫困户191户755人,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该村还建设了3个蓄水池,架设25公里供水管网,彻底解决区域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在小水井村大团山安置点建档立卡贫困户周老文家中,唐海龙详细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及需要帮助解决的实际困难,同时鼓励他要树立勤劳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努力过上幸福生活。
  永德县大雪山乡大平掌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8户892人,计划2019年整村脱贫出列。村干部告诉区领导,大平掌村2017年度上海新增援滇资金项目共涉及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四大类,其中种植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后,亩均可实现收入5000元左右,为搬迁农户解决了产业增收问题。贫困户周小海是扶贫项目的受益者之一,他邀请区领导参观自家宽敞明亮的新居。周小海兴奋地说:“以前一家3口挤在破屋子里,条件很差。通过帮扶项目的实施,我们住进了‘大豪宅’,还有了自家的卫生间,更加坚定了过上好日子的信心。”随后,唐海龙一行来到大雪山乡勐旨村忙蚌自然村。该村是一个傣族传统村落,主要帮扶项目有生态农耕文化体验农庄、蔬菜产业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唐海龙说,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充分动员群众,激发群众积极性,更好地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凤庆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计划2018年脱贫摘帽。唐海龙一行来到临沧庆丰核桃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滇红集团等企业,实地考察凤庆县在抓经济发展促脱贫致富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目前,凤庆县的干核桃和各类坚果饮品已经进入上海市场销售,能有效提高当地群众的收入。
  随后,唐海龙来到凤山镇水箐村和安石村,详细询问该村在推进脱贫攻坚中遇到的困难。水箐村探索产业长效扶贫机制,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模式,做活水箐村8家茶叶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水箐村群众的收入逐年增加。安石村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工作为抓手,引进2家茶叶加工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支部+农户+电商”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每户贫困户都有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年末将实现所有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3600元。唐海龙对此表示肯定,希望当地不断推广以产业发展促进贫困地区发展这一有效措施,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
  云县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滇西边境山区县之一,通过帮扶协作,今年9月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云县茂兰镇安乐村茶马古村落安置点是易地扶贫项目,村干部告诉区领导,该村共搬迁146户632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措施,多渠道增加搬迁群众收入,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随后,唐海龙来到茶房乡村头村,考察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该村是全县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2017年投入援滇资金发展产业,目前已完成提升改造中老茶园1600亩,建设集乡村旅游观光、体验为一体的优质水果基地220亩,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脱贫。至去年底累计脱贫419人,贫困发生率从39.8%降至1.29%。村民张世学正在照料自家院子里的花草,看到代表团在村中考察,主动将区领导迎进家中,高兴地说,现在全家搬进了新房子,子女都在上学,生活来源也有了保障,日子正变得越来越好。唐海龙祝他们的生活像鲜花一样红红火火。
  考察期间,区委书记唐海龙与临沧市委常委、副市长朱媚还就连通两地销售渠道、做大做强临沧干果产业进行深入交流。
  区委副书记侯继军一行前往沧源自治县、耿马自治县、双江自治县、临翔区等地进行考察。区领导姚卫华、张建英、黄晓霞、袁刚等参加相关考察活动。
  其间,代表团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深入讨论,大家谈体会、提建议,畅所欲言,纷纷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深化崇明与临沧的对口帮扶,抓好扶贫协作的各项工作;努力学习临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把本部门、本单位、本乡镇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