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东北角这家医院始终守护人民生命全周期
今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初一凌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绿色通道接收了一名120急救车转入的孕37周孕妇。她全身的皮肤和巩膜出现金黄色,伴有严重消化道症状,频繁地恶心呕吐,极度虚弱。新华急诊医学科医生迅速判断:这是一名重症肝病的孕妇,联系产科诊断结果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这种死亡率高达85%的产科急重症,至今仍不明病因及发病机制,也没有特效药物,而且涉及多个学科,治疗十分棘手。新华医院凭借出色的综合医学能力,妇产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肾脏内科、重症监护、手术麻醉科、超声影像科、儿科等数十个临床医学团队齐心协力,与“死神”整整拼搏60多天,硬是将这名产妇和她的宝宝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在这家成人、儿科都很强的综合性医疗机构里,这对母儿将生命相托。从-1岁到100岁,新华医院在上海东北角守护着一个又一个家庭的长幼妇孺。60年来,新华人始终扎根杨浦、服务上海、面向全国,心怀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成人与儿童并举夯实学科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上海新华医院进入了学科发展调整期。这一次调整不仅源于本市儿科重新布局后的东迁,更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本市居民对医疗有了更高要求。新华医院管理层清楚地意识到:传承与发展、成人与儿童,唯有并举才有未来。
华灯初上时,新华医院依旧人头攒动。除了急诊患者多,皮肤科急诊的患者也特别多。据悉,新华医院皮肤科是上海少数几家门急诊24小时全天开放、节假日无休的专科之一。
故事还要从上世纪说起。众所周知,皮肤科是新华医院的传统优势学科,在皮肤科主任姚志荣的办公室书架上,始终珍藏着出版于1985年的《小儿皮肤病学》。该书主编是我国皮肤病性病学奠基人之一、新华医院皮肤科创建者杨天籁。这里由此成为我国儿童皮肤病学的开创单位,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以儿童皮肤病诊疗为特色,兼顾儿童与成人发展的大型综合性皮肤病专科。杨天籁教授领衔研制的“蓝白药膏”蜚声海内外,几乎成为新华皮肤科的“代言人”。
先天性勒—雪病、手足口病、男性色素失禁症、川崎病皮肤表现……国内很多皮肤科疾病的首次报告都来自新华医院。近年来,皮肤科又建立了遗传性皮肤病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平台,创新开展多种致死致残性遗传性皮肤病的产前基因诊断。
每周四门诊结束后,科室雷打不动有一场疑难病例讨论,所有医生都必须参加,共同会诊过去一周的疑难杂症。患者和家属等在外面,医生们在里面讨论后,将进一步的诊疗方案告知患者。如遇情况不明,患者还会被请入会诊室参与病情沟通。每一次的疑难杂症讨论,皮肤科都会登记在册,每年都会有厚厚一册。今年,科室关于特应性皮炎的研究与治疗新策略不仅规范了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规范,还荣获了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奖项。姚志荣说,“我们的成果源头,很多都来自那一本本疑难杂症病例集。病患们皮痒难耐的痛苦,也激发了我们去钻研,并获得创新点。”针对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不同靶点,新华医院皮肤科团队还开发了小分子化合物及生物制剂作为靶向治疗药物,其中一种药物有望成为系统抗炎治疗新的突破。
在成人学科与儿科齐头并进的年代,还孕育出新华医院得天独厚的平台学科实力。检验科、影像医学科、药学部等,在全生命周期临床医学的基础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目前,新华医院拥有检验科、临床药学、耳鼻咽喉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儿内科小儿呼吸专业、普通外科、皮肤科、中医儿科、小儿外科和急诊医学科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个;卫生部中国遗传医学中心新生儿筛查和遗传代谢病部、上海市小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产前诊断中心等6个省部级诊治及抢救中心;临床医技科室及诊疗平台60个。
从-1岁开始
“千天”观照生命全周期质量
今年7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成功完成亚洲首例单中心独立完成的胎儿先天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宫内球囊扩张手术。7周后,这个“酷”宝宝顺利出生,哭声响亮……上海的医学开始书写“-1”岁历史,而这第一章,是建院60年的新华医院当仁不让的使命。
纵观全国,像新华医院这样的医疗机构少之又少。有人这样形容新华医院——这是一家在综合性医院里有一个很强儿科的医院;也有人这样表达——这是一家儿科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医院。60年来,新华医院将成人学科和儿科医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填补并开创了其他医疗机构难以设计的学科交叉地带,就像这刚刚开启的“-1”岁。
都说“三岁看到老”,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许多儿童期乃至成人期的疾病都可追溯到婴儿期乃至母亲的孕期。生命之初的各类症状,到底如何影响着后来的结果?从孕期算起到孩子3岁,正好1000天。2016年6月1日,新华医院正式推出“千天计划”,从人群、机制等层面研究生命早期对人体健康发展的影响。
“我们启动这个计划时,发现这件事只有我们合适来做:具有儿科优势,同时综合医院的独特优势让我们可以从-1岁随访至成人,从妈妈孕期观察到孩子成年期以后的更长时间,真正做到全生命周期的观察与随访。”新华医院院长孙锟介绍,课题组长们关注的问题细致且实用:从母亲孕期铅水平看小儿神经发育情况、全氟化合物暴露对女性生育力的影响可能、剖宫产对小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影响、孕期压力与精神状况对宝宝神经发育影响、环境暴露物(双酚a、塑化剂)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一系列相关研究均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
2015年,聚集了一批统计学家、数据管理人员、伦理专家、质控专业人员的临床研究中心(cru)在新华医院落成。“中国有丰富的病例资源,而真正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项目太少了,导致我们如今用的临床诊疗指南大多为外国人垄断。”新华医院副院长潘曙明说,这个面向医院所有医务人员的公共平台,目标就是为医生临床研究与转化提供专业服务与技术支撑。说得直接些,这里更像是一个医生科创的“孵化器”,医生带着点子走进这里,平台专业人员帮助医生一起努力将理想照进现实。
根据新华医院“十三五”规划,医院新的征程希望儿科引领发展的同时,成人学科齐头并进,形成新一轮拳头产品。孙锟说,“千天计划不能停留在生命早期1000天的研究,我们更希望致力于了解这1000天对人们长远生命质量的研究。”
正如他所说,没有成年后的研究跟随,千天计划的真正意义是无法体现的。创新、进取、合作……优秀基因奠定着成功人生,对一家医院而言亦然。
早期生命健康研究院成立
护航一生健康
风雨兼程一甲子,新华医院这艘承载民众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大船如今扬帆再起航。10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早期生命健康研究院成立,委托新华医院管理。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儿科疾病谱和生命医学模式在改变。一方面,儿童感染性疾病逐步减少,而肥胖、哮喘、出生缺陷、神经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另一方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居民成人期的主导疾病。
伴随着我国教育、国民经济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当前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高龄妊娠的比率明显增加,其生育能力的下降将会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率进一步增高。而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辅助生殖技术的普遍应用、环境因素的恶化等生命早期不良暴露的增加,使得早产、出生缺陷、低出生体重与巨大儿等围产期的不良出生结局形势愈发严峻。儿童期的发育和代谢异常将会直接造成成年期慢性疾病的易感和高发。因此,探索人类重大发育源性疾病的起源并建立早期干预模式,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提高人口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构筑和谐社会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这一次,早期生命健康研究院建立了国内领先的上海优生儿童队列,并作为“全球大型出生队列联盟(echibg)”的成员单位之一,将在生命早期健康研究领域率先开展一系列前沿性的研究。“我们将从胎儿期开始对生命进行研究,让未来的你不生病、少生病。”专家们透露,从-1岁至2岁阶段,孩子的健康情况直接影响成年后的身体状况。例如早期的肥胖与成年后的糖尿病等慢性病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
据悉,在前期研究积累的基础上,早起生命健康研究院旨在建立更大型的高危妊娠/胎儿出生队列研究平台和生命早期干预研究平台、常见重大出生缺陷和儿童相关疾病的预警模型等,创建生命早期干预模式和方法,从而有效地降低人群重大发育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