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奉贤区各镇自制村规民约 扬贤风村貌

2018-10-19 15:44:00发布77次查看

如火如荼的村(居)换届选举结束后,奉贤区各镇、街道纷纷开始启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区民政局发起的村规民约“随手拍”活动,让不少市民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身边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捕捉奉贤新风的瞬间。
  接地气的居民公约
  在南桥镇的正阳二居,不少居民们一直为了阳台种植花草而苦恼。自家刚刚晾晒出去的衣物,不一会儿楼上邻居开始浇灌花花草草,
  衣服眼看就快干了,转眼就被滴滴哒哒的泥浆水给弄脏,邻里之间为了这事儿没少红脸。趁着修订“居民公约”,居民们主动把这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大家伙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一条条商讨着适合自家小区的公约。从退休居民、在职居民、党员居民、群众居民开了六次会议,征集了近200条建议。小区里的退休教师顾海林、蔡锡豪等6名居民自发组成了起草小组,把大家伙的意见归纳成四类,总结成稿,然后逐字逐句地编写成朗朗上口的居民公约。
  “既是征集,也是宣传”,居委书记郑卫华说道,原本“自上而下”的村规民约虽然规范,但这次“自下而上”由居民们自己商讨制定的公约,更贴近小区内的实际。让居民们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塑造真正文明自治的筋骨。
  宅基公约重现乡景
  西渡街道益民村六组,处处呈现一派乡间田园景象。村中的小路干净整洁,宅前屋后都清理干净,扎上了田园风味的竹篱笆,重现修整后的小桥又焕然一新。老宅、小桥、流水……居住在此的老人从房间慢慢走过,整个村子透露出一种和谐的平静。
  村里现在有着36户村民,户籍人口136人,但居住的大多是本地老人。村里的宅基公约与城区中的居民公约相比,更“接地气”,有些老人有着爱囤“旧物”的习惯,在创建“和美宅基”过程里,村里老人们在宅基公约中约定,不乱堆物、不乱搭建,管好各家的宅前屋后,才有如今风清景明的乡村风貌。
  “现在倒是又有了记忆中的样子”,从小生长在益民村的何女士看着大片稻田说道。曾经村中的小河也是潺潺流水,夏天能跳进河里捉虾,后来由于污染,河道污秽不堪,如今经过治理又重获新生。虽然家门前河道两边绿化还未完工,但是越来越感受到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村规民约”通过村居民们的修订完善后更具有本土特色,通俗易懂、简洁明了、便于操作,积极开展实践创新,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