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伙伴”陪伴金山万名老人
2018-10-18 13:48:22发布91次查看
据金山区消息,“把皮折过来,加点水粘上,一个馄饨就包好了!”近日,朱泾镇长浜村“老伙伴”志愿者叶秀英前往陈婉芳阿婆家,教她如何包馄饨。原来,听说老人想吃馄饨,但又不会包,叶秀英就从家里带了面皮、肉馅,与老人一起做。吃着热气腾腾的馄饨,陈阿婆开心不已:“自结对以来,秀英一直很关心我,感觉很亲切,就像家人一样。”
陈阿婆已过耄耋之年,虽然与女儿同住,但两人的身体一直都不大好,需要人照顾。志愿者叶秀英今年52岁,退休后一直待在家中。加入“老伙伴”计划后,不仅让她有了精神寄托,还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高龄老人,这更让她倍感自豪:“我年纪比他们小一些,帮他们做些事情很开心,因为我也有老的那一天。”
而在金来苑小区,金引娣阿婆与志愿者吕小妹同住一幢楼,自从3年前参与了“老伙伴”计划,她们的邻里关系更近了,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买菜、做饭、配药,即使金阿婆没有开口,吕小妹也早已记在心里,默默帮老人做好。“我把金阿婆当做自己的婆婆一样对待,每天都要见面。”
2012年,松江区启动“老伙伴”计划,采用结对互助的方式,由低龄志愿者向高龄或独居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开展预防失能、健康科普、精神慰藉等家庭关爱和生活辅助服务。通过多年的实施,这项互助养老模式为越来越多的老人带去了温暖,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据了解,目前松江区“老伙伴”计划依托于心启航惠民服务社等第三方实施运行。“以前都是在社区开展‘老伙伴’志愿者活动,今年开始,我们把服务送到了农村,因为农村的独居老人多,他们更需要年轻志愿者的关心、帮助。”区心启航惠民服务社的负责人程国珍表示,志愿者开展上门慰问、电话联系等不同形式,就是为了让老人老有所乐。
伴随着“老伙伴”计划在金山的“生根发芽”,松江区的“老伙伴”志愿者已从最初的520名发展到现在的2000名,帮扶的高龄或独居老人达到1万人。今年,“老伙伴”计划全面推向农村,既满足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多层次、全方位地提升松江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同时,区民政部门将通过开展文艺汇演、千名老人一日游、电影月、老年书画展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社会重视老龄、关注老龄和参与敬老服务的良好氛围。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