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牙君是终身制员工,乳牙宝宝是临时工,但保护乳牙的工作不能忽视。”“我是一粒小小的灰尘……有时会钻进小朋友的鼻子里,惹得他们直打喷嚏。”这是刚落幕的首届“徐汇区小学生健康征文比赛”的部分获奖作品。经过网络、专家评审后,30篇作品获奖,汇编成册后将重新进入校园,成为孩子们自己写的科普读物。 “学校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点场所,但健康教育的深入和学生健康素养的提升依然面临挑战。比如,孩子们运动和睡眠不足、肥胖率上升,近视眼防控、心理不健康等问题也困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让孩子们早点学习健康知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自我保护。”市六医院急诊部主任、“智慧医典”科普平台创始人王韬教授告诉记者,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徐汇区教育局主办,收到全区53所学校的877篇有效征文。经过三轮评选,30位小学生的作品获奖。 徐教院附小五年级学生沈思诺的《一粒灰尘的旅行》受到专家一致好评。小沈同学通过灰尘的自述,讲述了空气中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描绘了灰尘“改邪归正”成为人类好朋友的场景。小沈同学告诉记者,她的妈妈是化学老师,经常给她讲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而她本身有过敏性鼻炎,雾霾天常常感觉不舒服。她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下这篇文章。经过这次比赛,她更加关注健康知识了,也开始尝试各种科普写作。 东二小学二年级学生王希丞把口腔知识写得生动又准确,呼吁同学们保护乳牙。小王说,妈妈是一名口腔科医生,有一阵子在家准备科普比赛,还把他当成评委和观众,对着他练习了好几遍。小王很快就把妈妈的话记了下来,经过自己的消化、再加工,写成了作文……小王说,妈妈非常支持他学习健康知识,他现在还想学其他方面的健康知识,变身医学科普小达人。 “征文比赛让孩子们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真正了解健康知识,这比听课及背诵的效果好;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家长的支持和辅导,也有助于全家一起学习。”徐汇区教育局安全事务管理中心主任谈军认为,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公共健康素养的提升,要从娃娃抓起,从下一代抓起。 “不久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这也是进一步做好校园健康教育的动力。”王韬表示,下一步,收录本次获奖作品的《小学生健康科普优秀作品集》将出版。徐汇区教育局还将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和“达医晓护”医学科普品牌一起联手打造“校园健康科普写作基地”。今后,还将逐步扩大征文比赛范围,并丰富参赛形式,让更多学生接触健康科普、培养科普热情。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