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松江区举办第一届非正式照料论坛

2018-10-16 0:00:00发布104次查看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养老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去机构化的非正式照料正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为了共同唤起全社会关注非正式照料领域,倡导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非正式照料体系建设,松江区于2018年9月27日下午,在松江社会福利院分院一楼多功能厅,举行第一届非正式照料论坛。

论坛邀请了原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主任、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理事殷志刚、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上海市老年学会青年学者委员会主任刘晴暄、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总干事王艳红、上海养老先锋社群群主王勇等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旨在共同探讨如何在松江区开展好非正式照料。松江区民政局局长刘彦、副局长石宝孙出席论坛,各街镇、相关涉老社会组织、部分老年志愿者代表等参加了论坛。

论坛分为领导致辞、主题演讲、圆桌论坛和嘉宾点评四个环节,历时约两个半小时。刘彦局长在致辞中介绍了举办本次论坛的背景和意义,简要说明了松江区在非正式照料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并提出了本次论坛的主题——松江区如何开展好非正式照料。

殷志刚以非正式照料发展的几点思考为主题做演讲。殷主任详细介绍了非正式照料的定义、作用以及举措。他认为,要做好非正式照料首先要正确理解积极老龄化的概念,发挥“养老顾问”在非正式照料中的价值,通过“非正式照料”的支撑,使家庭在养老服务的基础地位得到强化,实现家庭照护能力的持续提升,实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构建。

刘晴暄的演讲题目为《非正式照料支持的现状及同心圆探索》,他认为高龄老年人对于非正式照料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心理需求、认知需求、社交需求和物质需求。他分析了上海非正式照料支持的现状,提出用园艺疗法促进老年人心理、社会、教育与生理的适应。

王艳红分享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非正式照料案例,分析了社区长期照顾系统。她提出了非正式照料社区是载体、志愿者是补充、家庭照料是基础的观点。

主题演讲为大家解答了什么是非正式照料、非正式照料的作用、非正式照料与正式照料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之后与会专家举行圆桌论坛,共同探讨非正式照料的松江模式。王勇建议松江引进优质资源并结合养老服务体系通盘考虑;刘晴暄建议要明确需求和各个主体的角色,然后系统整合,将正式照料与非正式照料作为一盘棋;钟吉平作为一线工作者分享了松江区老伙伴项目的经验;张根娣分享了老伙伴核心志愿者的主要工作和案例。

最后,殷志刚对圆桌论坛进行点评,他指出正式照料与非正式照料是不可分裂的,是互补的。政府要作为一个组织者、推动者和评价者,社会组织要在社区提供专业支持。需求是基础、专业是核心。他总结,要做好松江的非正式照料工作要做好以下五点:政策保障、多方参与、专业化运作、经费保障和风险防范。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下一步我区将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做好本区的非正式照料工作,进一步丰富养老服务体系,使松江区在非正式照料领域走在全市的前列。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