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路街道“美丽中国 和谐家园”摄影展落幕
2018-10-16 9:34:29发布98次查看
日前,“美丽中国、和谐家园”金上海居民区2018年摄影展落幕,作为江浦路街道金上海居民区2018年的自治项目,此次摄影展从项目策划到照片征集、筛选、制作、展览布置等都是由金上海摄影小组这一居民自治团队筹备完成,在带动社区居民走出家门发现美、创造美的同时,激发了他们投身于和谐家园建设的热情。
居民自办社区文化盛事
9月28日,摄影展开展当天,记者看到,金上海小区老年活动室二楼大厅内,50多幅摄影作品有序悬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展出内容包括“党建引领”“和谐家园”“快乐人生”“鸟语花香”“江山如画”五大板块,定格了长年坚持助老服务的社区党员沈敏将热腾腾的午餐送到社区老人手中,社区拳操队成员给团队里90多岁的张阿姨过生日等温情瞬间;展现了日新月异的杨浦滨江、灯光璀璨的五角场商圈等杨浦地标建筑的美丽身姿;记录了儿童游乐园、绿地公园等小区一隅的美丽风景,枇杷采摘、舞蹈表演等美好生活场景;捕捉到了白鹭起舞、莲花绽放的自然美景,以及祖国白雪皑皑、大漠驼铃的壮丽山河。
题材丰富、各具特色的摄影作品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参观,小区摄影爱好者宗祥娟边看边称赞,“我觉得这些作品构图、拍摄技术都很不错,能看得出来作者是花费了大量心思的,欣赏这些作品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其实,这50幅作品是金上海摄影小组从征集到的400多幅摄影作品中甄选出来的。金上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翠娜介绍:“整个自治项目以居民自治团队——金上海摄影小组为主力,成立了项目筹备组。今年6月,我们的摄影作品征集通知发出后,不仅摄影小组成员报送了很多作品,不少社区居民也主动拍摄、记录社区的美,并积极投稿,像居民区88岁的离休干部杨育明老人,听说社区要办摄影展,特意把多年前拍的照片整理出来,交给我们。”
“为了选出最好的作品展示给居民,我们多次开会讨论,选片、修片,在老年活动室经常一待就是一整天。”摄影小组负责人蔡承辉告诉记者。甄选中,比拼的不仅仅是摄影技术,更是照片所蕴含的故事和内容,比如摄影展上一幅名为“邻里互助”的作品,展现的是一位白发老人在为另一位老人义务理发,拍摄者庄安敏并非摄影爱好者,摄影技术也不专业,但因为作品展现的是社区美、邻里情,所以也入选了。
无论是展品甄选、编排,还是展厅展台的制作、布展,摄影组成员都亲力亲为。“这些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摄影小组成员,从家里自带电钻、电锯等工具,在老年活动室搭建展板、挂相框等,忙了整整一周。”刘翠娜回忆道:“我们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主要是帮忙协调各种资源,积极为居民自治团队和项目提供场地、设备、资金等各种支持。”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记者了解到,金上海居民区摄影组成立于2011年,目前有成员23人,平均年龄超过70岁,最长的老者89岁。成员中既有省级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也有入门不久的新手,他们因为有摄影这一共同爱好而相聚。
多年来,摄影小组秉承“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宗旨,除节假日以外,常年定期开展每周一次的学习交流活动,内容既有摄影作品的简析交流,又有发挥各人特长,互帮互学的专业讲座。蔡承辉告诉记者:“我们相互尊重,能者为师,如小组成员常胜华学会了照片接片技术,他就制作课件教我们如何接片,还有像‘如何把照片拍摄清楚’、‘照片编辑软件的学习应用’等内容,大家轮流当老师,相处融洽,学习氛围浓厚,成员拍摄水平、技巧及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意境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成员们对摄影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也令人动容。此次摄影展上有一张鸟妈妈嘴衔虫子喂给嗷嗷待哺的小鸟的照片,这是80岁的摄影小组成员蒋梓鹗的作品,这张摄影作品的背后,是蒋梓鹗在共青森林公园蹲守了一周,先后拍了800多张照片的艰辛付出。他告诉记者:“我退休前是一名机械工程师,没有任何摄影基础,摄影是我在2012年加入摄影小组后学的,我自己买教材、买相机,出去采风拍照。我深切感受到,摄影一定要有耐心、花体力、动脑筋,想拍好真的很难。”
“老有所乐”的同时,小组成员们还想“老有所为”,不仅在“六一”亲子活动、年底总结联欢等居民区大型活动上能看到他们认真拍摄的身影,而且他们还主动找到居委会,筹办了此次“美丽中国、和谐家园”摄影展,展出结束后,这些摄影作品作为自治成果,由社区共享,服务居民。刘翠娜表示,这些参展作品,接下来将根据居民区各楼组的特色,走进楼组、丰富楼组文化。
刘翠娜还向记者透露,近期,有金上海摄影小组成员主动提议,要为小区居民免费拍摄证件照,“居委会出资购买的拍摄证件照所需的幕布已经到位,摄影灯预计在月底也会送达,届时有需要的居民可以到居委会进行预约拍摄。”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