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吴淞人回忆大学城往事

2018-10-15 13:34:43发布83次查看
  吴淞铁路1876年7月3日江湾段正式通车,期间又被清政府赎回,后又在1898年9月1日重建,终点站在吴淞炮台湾。我要说这条铁路与吴淞大学城的往事。
1917年同济大学在吴淞选址建校,就因为有“小火车”连接吴淞与上海市区,靠近淞沪铁路吴淞车站不无关系。同济大学吴淞校园从1919年开始动工兴建,1922年已部分建成,小火车成了同济学子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吴淞车站向北900百米直达校门。1932年“一·二八”事变校园被轰炸,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同济吴淞校园完全毁于日军炮火,同济人从此告别吴淞,因此在吴淞留下了同济路的路名。
冯至
现代作家诗人
1936年始在同济任教
回忆在吴淞的那段日子,战争“使这座一向繁华的市镇,忽然成为一片好像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死城”。八月十二日开往市区的火车已经停开,冯至只好跳上黄浦江上的小船离开吴淞。黄浦江两边停靠的都是日本军舰,舰上的大炮已退去炮衣,甲板上日本军官拿着望远镜不时向吴淞瞭望,小船就在这种阴森恐怖的夹缝中死里逃生。“八一三”鬼子在吴淞开战了,鬼子上岸的位置就是现在的渔人码头。战后当冯至再回到吴淞,家以成一堆瓦砾,仅找到一个镜框。
二十世纪初,上海大学城是在吴淞,多集中在吴淞与和炮台湾之间。1905年中国公学创办,梁实秋,沈从文,罗隆基曾在此任教。
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是由马相伯,严复,熊季廉,袁希涛等人在吴淞创办。吴淞商船学校(今大连海运学院前身),1911年创办,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航运人才,其中翘楚赵锡成,他的女儿赵小兰当上美国航运部长。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12年创办,现在仅有一条水产路留着纪念。
第四中山大学医院(今上海医科大学前身),由公共卫生专家颜福庆于1927年创办,学制7年。此外还有国立政治大学,劳动大学农学院纷纷在吴淞创办,名校云集,大家聚集,名人辈出,一个门类齐全的大学城在吴淞初具规模,1928年上海在隶属江苏的吴淞镇设特别行政区。一水之隔的日本侵略者虎视眈眈不会袖手旁观,看着中华民族崛起,两次挑起战争,毁文化,毁校园,毁古镇。
已故著名作家杜宣回忆在中国公学的读书生涯时道:胡适,邵力子,洪深,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都给我们上过课,他说:“我们当初编校刊《中公三日刊》,印刷在吴淞镇上。每逢周六,就到炮台湾吃海鲜,游玩。白俄在那里开了一个海滨公园。”“当时的炮台湾大学多,学生多,是很热闹的啊。”周日,小火车载着市民来炮台湾旅游度假,惜祥和的日子给日本鬼子毁了。
在吴淞炮台湿地公园内的长江河口科技馆,陈列着三十年代的老照片,有吴淞大学城的照片,其中有“一·二八”日本侵略军航拍轰炸吴淞的照片,轰炸后的吴淞大学城千疮百孔,成了废墟,一场战争改变吴淞的命运,由大学城变为如今的钢铁工业区。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复兴是谁也阻挡不了。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