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过后,背街小巷谁来管?
2018-10-12 0:00:00发布97次查看
随着武宁路沿街39 个商铺及违章的拆除,居民的窗前、门口空出了一片宽广地,屋里亮堂了。然而,马路边拆除后的空地为施工需要,有关部门在居民楼前加了一道防护栏,这样一来,这里成了一个过道。有些居民为途方便,将生活垃圾及大件垃圾随手扔在24、25号门、窗前。久而久之,小区门外的这片过道俨然成了一个垃圾坊,日积月累垃圾越来越多,居民们都不敢开门窗。
接到居民反映,居委会社工即刻来到现场,然而,这是小区外呀,应该属于环卫所管辖范围。但当下已影响到居民的居住环境,居委会理所当然不推卸,迅速与物业协调先将这臭气熏天的垃圾处理掉。物业也迅速联系了保洁工,但保洁工认为不是其管辖范围,有些推诿。但在居委会社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下连同物业经理,大家一起冒着酷暑将垃圾全部清理。在清理过程中,脏乱不堪的环境甚至让不少社工呕吐出来,但吐完之后还是再继续劳作。经过整整一个多小时的奋战,成堆的垃圾被彻底清理运走,地面也得到了清扫。
垃圾运走后,为彻底解决环境顽疾,还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事后,居委会不仅张贴了告示,并在当天晚上对相应门牌内的居民挨家挨户上门进行宣传劝告,并请楼里的居民互相督促。但上门过程中,也有居民有抵触情绪,不愿开门,有的甚至直接表态“这里弄干净是不可能的,这里永远弄不干净……”社工们耐心地与其交流沟通,这些居民深受感动,纷纷表态自己首先决不乱扔垃圾,还有的居民看在眼里,动情地从家里拿来盐汽水给社工解渴……居民们感激和敬佩的眼神让居委会干部们感到万分欣慰。
经过不懈的工作和居民的配合,清理此处垃圾至今已有两个多星期,乱扔垃圾现象也不再出现。居民们自觉从我做起,尝到了甜头。24号居民周阿姨柱着拐杖冒着酷暑来到居委会,竖起大拇指,感谢居委会做了一件好事,“这里的垃圾再不见了,我们可以开窗开门了!”。的确,抓好“背街小巷治理,彻底惩治城市卫生顽疾”,推行环境整治街巷长制管理,确保环境卫生不反弹,创城,永远在路上……
普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