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崇明区文化艺术节10月9日开幕
2018-10-11 10:21:09发布96次查看
据崇明区消息:10月9日,第二十一届崇明文化艺术节开幕。作为崇明百姓的文化盛宴,本届文化艺术节“新”意满满,内容丰富,不容错过。
原创力作演绎千年崇明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和魅力所在,决定一个地区发展的品味和品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经过一千四百年的积淀,已从昔日的“东海瀛洲”成长为今朝的“生态绿洲”,并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海岛文化和乡村文化。
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家住长江口”——崇明纪念成陆1400年文艺专场演出,是为崇明岛成陆1400年量身打造的原创舞台艺术作品,展现了崇明从一粒沙到一座绿岛的沧桑巨变,一经亮相便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这次为展示崇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魅力打造的原创作品,首次成为崇明文化艺术节的开幕演出。区文广影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这场原创文艺演出中的部分精彩片段还将配送到群众身边。此外,围绕“纪念崇明成陆1400年”这一主题,崇明还策划举办岛史陈列开馆展、历代名人遗墨展、史料展、诗歌会、歌唱会等,展现崇明文化的独特魅力。
今年又逢改革开放40周年,本区举办“东海耀瀛洲——崇明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摄影作品展”,通过一系列优秀的摄影作品,生动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崇明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同时,各乡镇还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主题,创编了一批优秀的广场舞作品。
家门口的高雅艺术盛宴
本届文化艺术节继续“牵手”上海国际艺术节和上海市民文化节,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25个国际级、国家级、市级精品剧目和展览。除了“借力”引入德国木偶剧《花神的舞蹈》、沪剧大戏《疯娘》、意大利巴贝特乐团爵士音乐会,喜剧《麻花即兴》等一系列符合大众口味、老少皆宜的高雅舞台艺术演出外,文化艺术节期间,各类精品文化艺术展览也在全区陆续展出,包括热贡唐卡艺术作品大展、全国楷书名家册页展、上海崇明·河北白洋淀芦苇工艺画作品展、崇明籍书画家瞿志豪的书画篆刻作品展等,为岛内外艺术爱好者提供学习与交流平台,同时为广大市民走近艺术、了解艺术、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创造机会。
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记者了解到,本届文化艺术节更加凸显传统文化魅力,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传承崇明文脉。
目前,崇明共有瀛洲古调派(崇明派)琵琶、牡丹亭(江南丝竹)等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崇明扁担戏、崇明土布纺织技艺、崇明老白酒传统酿造技法等1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竹编技艺、水仙传统栽培技艺等5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数量位列全市各区前列。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非遗,崇明一直在努力。继前两年成功举办“金坛子”杯崇明老白酒民间酿造大师赛、“金梭子”杯崇明土布纺织大赛后,本届文化艺术节将继续延续传统文化魅力,举办“金手指”杯竹编大赛——寻找最牛匠人。
除此之外,崇明不断扩大传承面,努力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文化艺术节期间将组织一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深入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感知崇明本地传统文化知识。区文广影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非遗进校园”活动目前已在全区的中小学铺开,总计百场,也是历年来开展活动最多的一年。”
另外,文化艺术节期间还通过举办祭孔大典、传统三礼、中华经典诗文朗诵会等,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集聚“节中节”品牌活动
本届文化艺术节注重培育和挖掘社区文化特色,全区18个乡镇纷纷举办崇明文化艺术节乡镇主题活动。新河镇以江南丝竹文化、向化镇以灶花文化、堡镇以海派秧歌特色、港沿镇以黄杨文化、新海以知青垦拓文化、绿华镇以生态文化、三星镇以海棠文化、新村乡以垦拓文化等为主题举办乡镇文化艺术节,助力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庙镇的沪剧之乡专场、竖新镇的玉兰文化系列活动、陈家镇的崇明山歌专场、东平镇的音乐专场、建设镇的“行走乡土”故事会、中兴镇的读书节等文化品牌活动,丰富了区域文化内涵。值得一提的是,演出活动大部分是有文艺特长的百姓登台表演,市民可以享受到属于自己的文化盛宴。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