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垃圾分类国庆不停歇
2018-10-10 15:22:00发布86次查看
国庆佳节之际,广大市民热烈庆祝祖国生日,休闲、度假、旅游、购物……不亦乐乎。大家在欢度国庆小长假的同时,在长宁,垃圾分类工作也没有停歇。
垃圾箱房边,每天清晨伴晚,一批批值守志愿者,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准时来到投放点,为居民们分类引导、扫码积分、登记记录……
街头巷尾,一支支宣传志愿者走上街头,在人流量较大的高岛屋百货门前广场、黄金城道步行街、小区的主要出入口、公交车站前等各处设置宣传点,开展问卷调查和垃圾分类小游戏,发放宣传手册,倡导全民投身参与垃圾分类。
自今年9月份开始,本市将每月的5日设定为“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主题宣传日”,组织和动员全市各类文明志愿者和党员群众,结合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宣传“七进”活动,加强宣传推广和示范引导,使垃圾分类理念能够渗透到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点滴。10月5日恰逢国庆小长假,长宁区虹桥社区从居民到白领,从机关干部到代表委员,大家纷纷在宣传日前后积极行动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播分类理念,分享绿色生活。
趣味游戏学分类,寓教于乐效果佳
“湿纸巾该扔到哪个桶,干垃圾还是湿垃圾呢?”“我知道!是干垃圾!”小张同学拿过写有“湿纸巾”的纸牌,自信地投进桌上的干垃圾迷你垃圾桶中,并获得了大家的掌声。
在古北国际社区的嘉年华庭小区一楼大堂,一场趣味垃圾分类纸牌游戏吸引了中外居民的热情参与。“小长假在家休息的人比较多,我们特意组织这场活动,让居民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垃圾如何四分类。”荣华居民区伊犁南路干事站干事长表示,“这种形式要比单纯的说教式宣传效果好很多!”从现场居民的反响来看,也确实如此。
据了解,7-9月,古北社区在前期华丽家族,强生花园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国际花园,四季晶园,嘉年华庭等22个小区先后启动了小区垃圾源头分类工作。而类似这样深受居民喜爱的宣传活动也将分批多次开展,提升知晓度和参与率。
联合接待话分类,绿色公益一小时
9月的最后一周又是“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的活动周。在虹桥,结合垃圾分类主体宣传日,这次活动聚焦垃圾分类这项重点工作,开设了一次专场接待。
接待中,代表委员认真听取了来自居民区和社区单位的被接待对象在开展及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仔细询问了推进这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代表委员对被接待对象反映的问题及建议都一一进行了记录,通过代表委员建议及提案反映的同时,他们还将结合自身工作,向所辖的绿化市容局反馈,助力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向电台管理层反馈,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
事实上,代表委员们也是基层垃圾分类工作的参与者、实践者。就在不久前,虹桥组的人大代表、党代表及部分联系虹桥街道的政协委员共26人,脱下西装,换上绿马甲,利用上班前的时间,开展“代表委员公益行,垃圾分类一小时”活动。
一大早,代表委员们来到了各小区垃圾分类两定投放点,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志愿者,详细了解不同种类小区垃圾分类的现状及难题。在各投放点上,他们耐心地指导、引导居民分类投放,鼓励正确投放行为,对于不规范的投放居民他们主动上前劝导、示范并帮助分拣。
绿色馨风入心中,走访社区志愿者
街道的机关干部们也没有闲着。9月20日是全国公民道德日,这一天,在街道机关支部的组织下,虹桥街道全体机关干部以联络员的身份深入社区活动,走访所联系的居委会。他们手提宣传品,拿着感谢信,来到垃圾分类志愿者代表的家中,为他们送上一声问候,一句感谢,并结合大调研工作,向志愿者问需问计。
此次走访活动采取的是“1 1”上门的方式,即1名机关干部 1名居委会干部共同走访。
全体机关干部做到走前“三个一”:一次垃圾分类知识的全面学习;一次与居民区的全面联系;一次对被走访对象的全面了解;走时“三个一”:一份问候送上门;一份感谢要表达;一份建议带回来。
垃圾分类进校园,率先垂范我先行
长宁区虹桥街道区域内有15所学校和幼儿园,其中国际学校有4所。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的垃圾分类工作,虹桥街道在“十一”前召开了区域内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专题推进会,共同分享了各学校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经验。大家一致表示,不仅要教导孩子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还要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做垃圾分类工作的“最美园丁”,为孩子们树立榜样。
润物细无声,点滴在日常,绿色生活理念在心中我们每天都是“宣传日”!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