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路,
一条低调安静的马路。
身处长宁区历史风貌保护街区,
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
全长不到1800米,
从1925年修筑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
是武夷路的主要气质。
浓浓的梧桐树荫背后,
一幢幢风格迥异的小洋楼若隐若现,
每个门牌号背后都有故事,
许多上海人都爱它的历史文化底蕴。
武夷路迎来了城市更新的首个项目:
“295空间”正式对外亮相。
明净典雅的艺术铁窗,
充满了旧上海市井风韵的涂鸦简笔,
极具海派风情特色。
据介绍,今后这里将成为长宁文化新地标,引入各类音乐、舞蹈、绘画等,为建筑空间注入文化活力。
不妨约上好友,武夷路逛起!
逛吃重点笔记看这里:
穆式葱油饼
说起武夷路穆氏葱油饼店,那可是长宁人独有的记忆。
它家的葱油饼外酥里嫩,咬一口不是很油,里面有很多层,还夹着许多的葱花和零星肉糜,味道老嗲个。前来拔草的食客络绎不绝,都要买上2、3个过过嘴瘾。
曾经开在武夷路295号,如今葱油饼店搬到了马路对面,改名叫穆式点心店。售卖范围也从葱油饼扩展到了牛肉煎包、豆沙酥饼、包子、豆浆、粥等,但主打的还是葱油饼。
走在武夷路上,你很难不被路两旁的浮雕墙所吸引,有种置身欧洲街头的感觉。
这些浮雕墙分布于道路两旁,每一面墙都有一个故事,绝对是一道让人过目不忘的风景线。
有意思的是,这些浮雕的画面里,无论男女老少,所有人物都撑着一把复古的伞!想来一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吧。
武夷路127号是武夷路上保存最好、最为别致的别墅建筑,而且还是一栋很对称的住宅,现为比利时领事馆。
这座建筑的花园里有近1000平方米的草坪,四周植有梧桐、香樟、棕榈等树木,园内还有芭蕉点缀,整个花园别墅环境优美。
对老上海人而言,武夷路100号的老洋房可能并不陌生。1886年,法国传教士请来了设计师,根据当年流行的东西方结合的理念,设计了这座有着法式风情的别墅。抗战时期,武夷路100号曾为保护文化名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20年代建,砖木结构,平面呈l形。房屋采用红色平瓦坡屋顶搭配清水红砖,让建筑整体散发着浪漫的艺术气息。
建于1930年代,是一幢带有英国式乡村风味的花园洋房。整栋建筑显得静雅又充满文艺气息。
位于武夷路466弄的汤山村,解放前,这里的居民多为美商电力公司的中外高级职员。香港“船王”包玉刚也曾在本村2号居住。
因1947年难民涌进上海,造成房屋短缺,市政府采取义卖房屋的政策,选定武夷路78号等5处土地建造,因此有了武夷路70弄孝义新村和武夷路227弄仁义新村。
走在武夷路上,
只要做个有心人,
就能发现不少低调又有腔调的老建筑。
“静雅武夷”
是武夷路这次更新的主题,
未来“海派风情国际化街区”将在这里诞生,
你喜欢武夷路吗?